[实用新型]一种并联桥式IGBT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412.2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3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葛琼璇;张波;张树田;李雷军;张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1/088 | 分类号: | H02M1/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046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igbt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桥式IGBT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目前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耐压和通流能力有限,高压大容量变流器中的半导体器件往往需要并联使用。IGBT具有开关频率高,输入阻抗大,饱和压降低且驱动功率小的优点,为了同时满足大电流和高开关频率的要求,IGBT的并联应用能够提高变流器的电流密度和性价比,因此IGBT的并联技术成为高压大容量变流器的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针对两个IGBT的并联驱动研究较多,但是针对桥式并联的四个IGBT的驱动研究很少。桥式并联四个IGBT中上桥臂的两个IGBT由同一个驱动信号控制,下桥臂的两个IGBT由同一个驱动信号控制,并联的IGBT由于自身参数的不一致,会引起电流分配的不平衡,不均流问题会导致变流器的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式并联IGBT驱动装置,提高IGBT驱动的可靠性,实现应用两路脉宽调制信号同时控制四个IGBT的开通与关断。
本实用新型的桥式并联IGBT驱动装置包括系统控制模块,光纤接收模块、光纤发送模块、IGBT驱动模块和驱动输出模块。光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系统控制模块的脉宽调制信号输出端,光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IGBT驱动模块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光纤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IGBT驱动模块的故障信号输出端,光纤发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系统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IGBT驱动模块的驱动信号输出端,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桥式并联IGBT电路。
所述实用新型的桥式并联IGBT驱动装置的功能是控制桥式并联连接的四个IGBT的开通与关断,其中系统控制模块的一个功能是产生两路脉宽调制信号,另一个功能是接收光纤发送模块发出的故障反馈信号;光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系统控制模块的两路脉宽调制光信号,并且将两路脉宽调制光信号转变成两路脉宽调制电信号,发送到IGBT驱动模块;光纤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来自IGBT驱动模块发出的故障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发送到系统控制模块;IGBT驱动模块用于对两路脉宽调制电信号进行处理,发送出两路脉宽调制信号给驱动输出模块;驱动输出模块包含四个驱动输出模块。驱动输出模块的功能是将IGBT驱动模块发出的脉宽调制信号进行限压限流保护,然后发送到桥式并联连接的四个IGB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能够同时驱动并联桥式的四个IGBT,四个驱动输出模块制作成四块驱动辅助板,使驱动辅助板与IGBT的距离最短,减小了杂散电感对电流分配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光纤模块接收和发送信号,信号传输性能好,具有故障反馈功能,驱动装置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IGBT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IGBT驱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光纤接收模块,2光纤发送模块,3IGBT驱动模块,4第二驱动输出模块,5第一驱动输出模块,6第三驱动输出模块,7第四驱动输出模块,8桥式并联IGBT电路,9系统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桥式并联IGBT驱动装置。所述的桥式并联IGBT驱动装置包括:系统控制模块,光纤接收模块1、光纤发送模块2、IGBT驱动模块3和驱动输出模块。光纤接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系统控制模块的脉宽调制信号输出端,光纤接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IGBT驱动模块3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光纤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IGBT驱动模块3的故障信号输出端,光纤发送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系统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IGBT驱动模块3的驱动信号输出端,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桥式并联IGBT电路8。
桥式并联IGBT电路8由并联桥式连接的四个IGBT组成,四个IGBT分别为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1、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2、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3和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4;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1与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2并联连接,构成并联桥式IGBT的上桥臂,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3与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S4并联连接,构成并联桥式IGBT的下桥臂,并联桥式IGBT的上桥臂与下桥臂串联连接构成并联桥式IGBT电路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