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050.7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李晓林;史本鹏;继勇;王秀荣;崔梦谦;张洪涛;刘颖;张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斯特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7/0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前舱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电能为驱动能源的电动汽车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与现有的燃油汽车相比,最大的改变在于用电动机代替了发动机,另外相关的配件也发生了改变。因此从前舱内各个部件的质量对整车重心的影响、质量分布的合理性、各个电器部件及其控制系统走线的结构合理性、安全性和维修方便性及载荷分布均匀性等方面考虑,需要对电动汽车的前舱结构进行合理布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满足质量分布的合理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便于各个电器部件及其控制系统走线的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前舱内的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第一安装支架设在第二安装支架的右侧;第二安装支架上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转向助力泵、电机控制器,在电机控制器的后面安装有DC-DC转换器,在第二安装支架的左下端安装有转向助力泵电压转换器;第一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前后布置的高压配电箱、空调压缩机;在前舱的左侧安装真空泵、真空罐、蓄电池;在前舱前右下部安装水泵;在前舱的下部安装动力总成,动力总成由电机、飞轮、离合器总成和变速箱总成依次连接构成;电机控制器的出线方向与电机的三相线出线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前舱布置结构,充分考虑了各个部件的质量对整车重心的影响,保证了质量分布的合理性;各个电器部件及其控制系统走线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和便于维修的特点;另外,上述前舱布置结构增加了前舱的结构强度。通过质量校核计算,满足了轴荷分布均匀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安装支架;2、第二安装支架;3、转向助力泵;4、电机控制器;41、配线盖;5、DC-DC转换器;6、转向助力泵电压转换器;7、高压配电箱;8、空调压缩机;9、真空泵;10、真空罐;11、蓄电池;12、水泵;13、动力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包括设在前舱内的第一安装支架1、第二安装支架2,第一安装支架设在第二安装支架的右侧。第二安装支架上由左到右依次安装转向助力泵3、电机控制器4,在电机控制器的后面安装有DC-DC转换器5。在第二安装支架的左下端安装有转向助力泵电压转换器6。第一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前后布置的高压配电箱7、空调压缩机8。在前舱的左侧安装真空泵9、真空罐10、蓄电池11。在前舱前右下部安装水泵12。在前舱的下部安装动力总成13。动力总成由电机、飞轮、离合器总成和变速箱总成依次连接构成。电机控制器的出线方向与电机的三相线出线方向一致。
由于整车前舱空间较小,将DC-DC转换器布置在电机控制器后的一小块空间内。在对其进行维修时,只要把连接的四处螺栓卸下,电路切断,就可以将其从第二安装支架上取下。既实现了空间的有效利用,又能方便了维修。
将水泵固定在前舱前右下部,使其靠近冷却水箱的出水口,方便水管布置。
将高压配电箱安装在右侧前部,接近性好,便于维修人员将高压配电箱的上盖打开,对其内部配件进行维修。
将转向助力泵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左部,转向助力泵出油口距转向机进油口距离近,进油管较短,转向助力泵功率损失小,助力效果好。
将真空泵、真空罐安装在前舱左侧后部,此处距真空助力器近,真空连接管路短,真空泵助力效果好。
上述电机控制器的出线方向与动力总成上的电机三相线出线方向一致,从而方便线路连接,而且在进行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之间的线路连接时,只需要将电机控制器前部的配线盖41打开即可,无需将整个箱体盖打开,既拆装方便,又可以避免由于非专业人员接线误操作引起的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斯特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科斯特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座椅的间隙遮蔽结构
- 下一篇:汽车遮阳、遮雪、防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