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加强筋的发动机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5002.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扬;田宁;周洪光;许立兵;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油机的气缸盖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缸盖,需要承受发动机的爆发压力和紧固气缸盖螺栓所造成的机械负荷。同时由于发动机气缸盖长期与高温燃气接触而承受很高的热负荷,气阀弹簧在缸盖上安装反复运动,发动机气缸盖的强度要求很高。而且随着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发展,升功率不断提高,发动机爆发压力不断提升,这样在设计发动机缸盖时,需保证发动机缸盖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强筋的气缸盖,保证缸盖整体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以满足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强筋的发动机缸盖,包括发动机缸盖,发动机缸盖的油腔内设置有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发动机缸盖的每缸油腔内四个角均设置有气阀弹簧座,每缸油腔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火花塞柱台,每缸油腔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与气阀弹簧座相连接,加强筋的另一端与火花塞柱台相连接。每缸油腔内的四个加强筋形成X型,中部通过火花塞柱台过渡联通。
所述油腔内各火花塞柱台之间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对应的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缸盖油腔内布置“X”型加强筋,使“X”型加强筋的四端连接缸盖每缸的四个弹簧支承座面,中部通过火花塞柱台过渡连通;通过横向加强筋连接四个火花塞柱台,通过纵向加强筋连接气缸盖螺栓安装座。本实用新型利用各加强筋将缸盖油腔内部各缸各主要受力面连接,使缸盖内部受力均匀,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缸盖的刚性、强度和工作可靠性,从而满足发动机提高升功率等所需的高爆发力的要求,避免了发动机缸盖裂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轴式图
其中,1-发动机缸盖,2-气缸盖螺栓,3-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4-气阀弹簧座,5-气阀弹簧,6-火花塞柱台,7-加强筋,8-横向加强筋,9-纵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加强筋的发动机缸盖,包括发动机缸盖1,发动机缸盖1的油腔内设置有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3,发动机缸盖1的每缸油腔内上四个角均设置有气阀弹簧座4,每缸油腔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火花塞柱台6,每缸油腔内设置有加强筋7,加强筋7的一端与气阀弹簧座4相连接,加强筋7的另一端与火花塞柱台6相连接。
油腔内各火花塞柱台6之间设置有横向加强筋8,对应的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3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9。
如图1所示,发动机缸盖1内设置有4缸油腔,发动机缸盖1通过10颗气缸盖螺栓2固定,气缸盖螺栓2设置于于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3上,缸盖1的气阀驱动方式为液压挺柱及滚子摇臂驱动,每缸油腔内设置有有4个气阀弹簧座4;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作用力,由气缸盖螺栓2传递到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气阀弹簧5随发动机运转反复运动,在缸盖气阀弹簧座的产生作用力。
如图2、3所示,油腔内的4个加强筋7构成X型,四个加强筋7的一端分别连接缸盖每缸的4个气阀弹簧支承座4,另一端通过火花塞柱台6过渡连通;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加强筋板8连接四个火花塞柱台6,通过纵向加强筋9连接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3。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作用力,由气缸盖螺栓2传递到气缸盖螺栓安装凸台3上,同时通过纵向加强筋9及横向加强筋8传递到整个缸盖;同时,气阀弹簧5的反复作用力,再通过“X”型的加强筋7传递到火花塞柱台6及气阀弹簧支承座4上,再通过横向加强筋8传递至整个缸盖;
由于发动机缸盖内侧设置了“X”型的四个加强筋7,横向加强筋8以及纵向加强筋9,大大提高了缸盖整体的刚性、强度和工作可靠性,能承载更大的力的传递,从而满足发动机高动力性所需的高爆发压力的要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5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摩托车四冲程风冷发动机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隔热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