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钎焊烧结腔室抽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458.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卜长根;于丹;刘奉豹;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钎焊 烧结 腔室抽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钎焊和冶金烧结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钎焊烧结炉所用的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生产工艺会用到真空炉对产品进行处理,比如真空钎焊炉,真空烧结炉和真空热处理炉等,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对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真空环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钎焊烧结生产过程中,钎焊材料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在现有的抽真空技术条件下,粉尘和有害气体被抽真空系统直接抽出排到大气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粉尘在经过真空泵的过程中,会融入真空泵的润滑油内,一段时间后,会磨损腐蚀真空泵的机械旋转部件,影响真空泵的工作能力,使用一段时间后须费时清理,增加使用成本。有鉴于此,寻求一种能连续生产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真空工艺是有现实应用前景的。
[0003]专利ZL201120574180.6为了避免脱蜡过程对抽真空系统的损害,提出了一种双管路抽真空系统,在低温高污染情况下只采用大气喷射泵和水环泵抽真空,高温低污染的情况下二级罗茨泵组与大气喷射泵和水环泵串联共同抽真空。即并联的两条抽真空管路共用一套大气喷射泵和水环泵。与其不同的是:本专利所采用的两条并联抽真空装置是完全分开工作的,且采用的是水射流喷射泵,工作过程中,首先使用第一泵组来粗抽真空,以通过水射流喷射泵将气体中的烟尘等有害物质带人水箱,当压力达到0.08-0.095Mpa时,仅用第二泵组。而且第一泵组采用离心泵驱动水射流喷射泵,抽粗真空过程,气体流动路线中不含机械回转部件,不会对泵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可以保证抽真空系统的使用寿命,效率高。另外,第二泵组组合灵活,只要能达到预设真空度即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真空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抽真空过程中所抽气体中有害物质会存留在真空泵中并对真空泵造成损害的问题,达到减少真空泵维修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抽真空系统,用于真空炉腔的抽真空,它包括:
第一泵组,与所述真空室通过真空管相连,包括控制本泵组的真空阀和与之连接 的喷射泵、离心泵和水箱。
第二泵组,与所述真空室相连,包括钎焊烧结炉上的真空泵和控制这一抽真空泵组的第一控制阀。
第一泵组和第二泵组是并联后连接到真空腔室的,且两个管路不同时参与抽真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抽真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真空阀1、真空室2、真空阀3、喷射泵4、水箱5、控制阀6、离心泵7、真空阀8、真空泵组II。喷射泵、离心泵、控制阀、钎焊炉水箱合称第I泵组为真空喷射泵粗抽真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的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阀1、真空室2、真空阀3、喷射泵4、水箱5、控制阀6、离心泵7、真空阀8。节门1上通入空气,并与真空室3相连接,真空室2与两条并联真空管路相连接,由真空阀3和真空阀8分别控制。真空阀8连接到真空泵组II,真空阀3与喷射泵4、离心泵7、控制阀6、钎焊炉水箱5组成的抽粗真空系统相连接。
生产加工时,首先关闭真空阀1,关闭真空阀8,打开真空阀3,使第一泵组工作,离心泵将水送入喷射泵,在喷射泵形成射流并开始抽吸气体,真空室内的气体进入喷射泵,与水混合并一同进入水箱,气体中的大量烟尘及易溶于水的某些有害气体留在了水箱当中,经净化的气体从水析出,直到真空室内的压力达到0.08-0.095Mpa时,气流几乎不携带粉尘,此时,关闭真空阀3后,停止真空喷射泵I并启动真空泵组II后,紧接着打开真空阀8。抽粗真空泵装置的第I泵组无机械运动部件,几乎不被混合气体中的微尘磨损,且在工作过程中将烟尘溶于水中随水循环排入水箱,避免烟尘进入空气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同时也减少了真空室2的清理维护工作,操作简单。当装置工作结束,打开真空阀1,空气进入钎焊烧结腔室,达到大气压力后,就可打开钎焊烧结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和用于形成天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气制动蝶阀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