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擎润滑油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5622.7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柏宇;郑宪隆;周裕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润滑油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引擎润滑油冷却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汽缸的润滑油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机车的引擎设计中,为了在引擎高速运转中、尚能顺利润滑引擎各部位、并降低温度,故需以机油泵汲取机油再经由特殊规划的油道,将机油输送至引擎各部位进行充分润滑及冷却之用。其中,自机油泵开始,一直到汽缸上方凸轮的现有机油油道,更可分为裸露于引擎汽缸外部的外接式油路、以及透过锁合汽缸体、与汽缸头的汽缸螺栓,其螺栓孔所形成的内藏式油路。
然而,为对应引擎油耗问题,现常有以改变空燃比的方式使引擎处于稀薄燃烧状态,进而产生引擎温度遽增的问题,且衍生机件因高温而容易变形、刚性降低、耐久性变差等问题。此状况亦反应于引擎润滑油的油温上面,因润滑油道皆开设于引擎的曲轴箱体、汽缸体、汽缸头等机件中,机件温度升高亦使得流通于其中的润滑油变得异常高温,进而造成油膜容易破裂、润滑油消耗快、润滑条件劣化等问题,而使润滑及冷却效果下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润滑油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擎润滑油冷却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机件温度升高而使得流通于其中的润滑油变得异常高温,进而造成油膜容易破裂、润滑油消耗快、润滑条件劣化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润滑油冷却结构包括有:一曲轴箱、一汽缸、一汽缸头、一冷却座、一润滑油通道、以及一冷却盖。汽缸与曲轴箱相连接;汽缸头固设于汽缸上,包括有一油道;冷却座设置于汽缸上,且具有至少一冷却油道;润滑油通道设置于汽缸上,包括有与冷却座相通的一第一通道及一第二通道;冷却盖盖设于冷却座上,并具有复数鳍片用以导引冷却空气。
上述润滑油通道的该第一通道是穿设汽缸底面并与曲轴箱相通,而第二通道是穿设汽缸顶面并与汽缸头的油道相通。冷却用的润滑油由曲轴箱输送至汽缸中润滑油通道的第一通道后,会流向与润滑油通道的第一通道相连接的冷却座,并布满冷却座的至少一冷却油道,随后再流向润滑油通道的第二通道,进入与润滑油通道的第二通道相连通的汽缸头的油道中。当润滑油流至冷却座的至少一冷却油道时,因冷却座设置于汽缸外部,较不会受到汽缸内部高温影响,使得通过冷却油道的润滑油可以降温。
另外,汽缸的一侧可固设有一冷却风扇,冷却座可设置于邻近冷却风扇处,且冷却座上盖有具复数鳍片的冷却盖,冷却盖的复数鳍片可导引由冷却风扇吹来的冷却空气,对冷却座进行降温,确保冷却座的冷却效果。
上述复数鳍片可为直线形、折线形、圆弧形等,较佳为弯曲形状,以将冷却风扇吹来的冷却空气导向冷却盖上,而复数鳍片的排列方式亦可为平行排列、交错排列等,较佳可以放射状方式排列,使冷却空气可布满冷却盖,提升冷却座的冷却效果。
上述冷却座与冷却盖间可通过复数锁固件锁固,或是利用黏着剂进行黏着固合,而汽缸与冷却座则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即利用一体成型方式制成,以减少制作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外观立体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汽缸与汽缸头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无冷却盖的汽缸侧视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盖有冷却盖的汽缸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曲轴箱 2 汽缸
21 第一通道 22 第二通道
3 汽缸头 31 油道
4 冷却座 41 冷却油道
42 锁固孔 43 油道入口
44 油道出口 5 冷却盖
51 鳍片 52 通孔
6 冷却风扇 7 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与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外观立体图及汽缸与汽缸头分解图。本实施例的引擎汽缸润滑油冷却结构包括:一曲轴箱1、一汽缸2、一汽缸头3、一冷却座4、一润滑油通道、一冷却盖5、以及一冷却风扇6。由图1可见,曲轴箱1、汽缸2与汽缸头3依序相连接,汽缸2的一侧固设有一冷却风扇6并与曲轴箱1相连接,冷却座4设置于汽缸2上邻近冷却风扇6处,且于冷却座4上盖设有冷却盖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5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