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插入管及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303.2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2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代建峰;朱永成;宋述岗;陈帅;曾志新;张安伟;邵发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 | 分类号: | F02M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插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进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插入管及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进气系统,进气降噪只通过外部管路增加消声原件或者采用吸音管进行,在整车布置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外部消声原件没有布置空间,给进气系统降噪带来很大的困难。
公开号为CN202673492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其在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孔处设置有一插入空气滤清器内部空间的延伸出气管,通过该延伸出气管来降低进气噪音。但是,插入空气滤清器内部空间的延伸出气管会大大增加进气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空气滤清器内部空间中插入延伸出气管导致进气阻力增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插入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插入管,所述插入管的两端形成连通的进气端与出气端,所述进气端设置在空气滤清器上壳体与滤芯所限定的上空腔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空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端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处,所述插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气流通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管包括与所述出气口配合的接合部以及容置在所述上空腔中的插入部。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为直圆管。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部与所述出气口过盈压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气流通过孔设置在所述插入管的管壁的下半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气流通过孔在所述插入管的管壁上等间距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气流通过孔的形状及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过孔为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端的切口朝向所述插入管进气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插入管,其设置在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处,且插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气流通过孔,相对于现有技术,一方面,气流可在多个气流通过孔中流动,增加了气流进入插入管的截面积,降低了进气阻力;另一方面,气流除了通过插入管的进气端进入插入管外,还可以通过插入管上的多个气流通过孔进入插入管,降低了插入管内的气体流速和压力,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噪音,特别是在200~500HZ频段内降噪作用更为显著。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包括上述的空气滤清器插入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由于增加了上述的空气滤清器插入管,相对于现有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进气阻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噪音,特别是在200~500HZ频段内降噪作用更为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过插入管纵向中轴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插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壳体;11、上空腔;12、出气口;2、下壳体;21、下空腔;22、进气口;3、滤芯;4、空气滤清器插入管;40、管壁;41、进气端;410、切口;42、出气端;43、气流通过孔;44、接合部;45、插入部;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插入管4,其两端形成连通的进气端41与出气端42,所述进气端41设置在空气滤清器上壳体1与滤芯3所限定的上空腔11中,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空腔11连通的出气口12,所述出气端42设置在所述出气口12处,所述插入管的管壁40上开设有多个气流通过孔43。设置多个气流通过孔43有以下两方面的有益效果:一方面,气流可在多个气流通过孔中流动,增加了气流进入插入管的截面积,降低了进气阻力;另一方面,气流除了通过插入管的进气端进入插入管外,还可以通过插入管上的多个气流通过孔进入插入管,降低了插入管内的气体流速和压力,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进气噪音。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设计上述插入管时,发现将插入管设置在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处,相对于设置在进气口处,降噪效果更为显著,特别是在200~500HZ频段内,噪音降噪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风力发电装置的叶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热气机用新型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