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浮动卡钳的内侧摩擦块背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1115.6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兴;丛建;阚玉来;徐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95 | 分类号: | F16D65/09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浮动 卡钳 内侧 摩擦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式浮动卡钳,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行车制动系统中的一种一体式浮动卡钳的内侧摩擦块背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浮动钳盘式制动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类汽车的制动系统中,而随着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轻量化是大势所趋。
汽车在制动时主要依靠附加在摩擦块背板上的摩擦材料与制动盘的摩擦作用使汽车减速制动,而摩擦块背板的作用是固定摩擦材料、限制摩擦材料的运动方向并防止摩擦材料发生偏磨现象。传统的浮动钳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块由于需要支架对其进行导向及定位作用,使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结构必须分为钳体和支架两部分,此种结构无形中增大了汽车的重量;也有部分应用于汽车后轴上的钳盘式制动器将摩擦块串接在固定于钳体上方的两根导向销轴上,此种结构由于销轴的承力作用有限,只能应用于承受制动力较小的汽车后轴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浮动卡钳的内侧摩擦块背板,可取消钳盘式制动器的支架结构,同时又可应用于汽车的前轴上承受较大的制动力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卡簧和内侧摩擦块背板;内侧摩擦块背板的一个面中心固定有与一体式浮动卡钳活塞孔相配合的卡簧,摩擦块装在内侧摩擦块背板的另一个面上,内侧摩擦块背板一侧为凸面,凸面两侧有与内侧摩擦块背板长边中心线对称分布的凸块,两凸块的外侧面均为与内侧摩擦块背板长边中心线平行的内侧摩擦块背板导向面,两凸块外侧的凸面上对称设有内侧摩擦块背板支撑面,内侧摩擦块背板导向面与一体式浮动卡钳的两内侧摩擦片导向面配合,内侧摩擦块背板支撑面与一体式浮动卡钳的内侧面配合。
所述的卡簧为三片片簧,三片片簧等距布置在同一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块可直接安装于钳体上,可以取消支架的设置,减少制动钳的重量。
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钳由于减少了支架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钳减少了整车质量,可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摩擦块背板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侧摩擦块背板俯视图。
图中:1、4.内侧摩擦块背板支撑面,2.内侧摩擦块背板,3.卡簧,5、6.内侧摩擦块背板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卡簧3和内侧摩擦块背板2;内侧摩擦块背板2的一个面中心固定有与一体式浮动卡钳活塞孔相配合的卡簧3,摩擦块装在内侧摩擦块背板2的另一个面上,内侧摩擦块背板2一侧为凸面,凸面两侧有与内侧摩擦块背板2长边中心线对称分布的凸块,两凸块的外侧面均为与内侧摩擦块背板2长边中心线平行的内侧摩擦块背板导向面5、6,两凸块外侧的凸面上对称设有内侧摩擦块背板支撑面1、4;内侧摩擦块背板导向面5、6位于一体式浮动卡钳上方的开孔中,内侧摩擦块背板导向面5、6与一体式浮动卡钳的两内侧摩擦片导向面配合,使内侧摩擦块只能够按照一个固定的方向运动,
内侧摩擦块背板支撑面1、4与一体式浮动卡钳的内侧面配合。
如图2所示,所述的卡簧3为三片片簧,三片片簧等距布置在同一圆周上,三片片簧能插入一体式浮动卡钳活塞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1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器复原阻尼阀
- 下一篇:一种离合器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