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吊装用机械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4496.5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郜士福;李建军;袁志强;宋汉青;郜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美斯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9/00 | 分类号: | B22C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方明 |
地址: | 45362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吊装 机械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造行业造型机装卸模板用的模具吊装用机械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铸造行业的造型机来说,模具的装卸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靠人工装卸,但对于比较重的模板靠人工装卸比较吃力,且不安全;另一种利用叉车装卸,但受空间的限制、成本高、没有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定位方便、减少人力的模板吊装用机械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吊装用机械手装置,包括控制手柄、夹紧机构和吊装行走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8根连接臂与5根转轴,所述8根连接臂组成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通过5根转轴组合成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在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一侧设置有控制手柄,在最上端的转轴上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装行走机构包括吊链、电葫芦和行走轨道,所述电葫芦通过吊链连接吊耳沿着行走轨道实现模具的前后移动。
所述控制手柄设置在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一侧两根转轴的中间位置处。
工作时,人工捏合控制手柄,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自动张开,将其放到需装卸的模具的两侧,此时松开控制手柄,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自动将需装卸的模具夹紧,控制电葫芦的升降、前进、或后退,便可实现模具的装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只需一个人操纵电葫芦就能轻松实现铸造行业造型机模具的装卸工作,经济实用效果好。
2. 本实用新型无需占用叉车等机械设备就能实现铸造行业造型机模具的装卸,节约了成本和能耗。
3、本实用新型装卸模具省力、方便、快捷,大大的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图中:1---需装卸的模具,2---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3---控制手柄,4---吊链,5---电葫芦,6---行走轨道,7---转轴,8---吊耳。
实施例:一种模具吊装用机械手装置,包括控制手柄3、夹紧机构和吊装行走机构,夹紧机构包括8根连接臂与5根转轴, 8根连接臂组成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通过5根转轴组合成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在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一侧设置有控制手柄3,控制手柄3设置在两个平行四边形连杆一侧两根转轴的中间位置处,在最上端的转轴上设置有吊耳8;吊装行走机构包括吊链4、电葫芦5和行走轨道6,电葫芦5通过吊链4连接吊耳8沿着行走轨道6实现模具的前后移动。
工作时,人工捏合控制手柄3,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2自动张开,将其放到需装卸的模具1的两侧,此时松开控制手柄3,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2靠自身的重力作用自动将需装卸的模具1夹紧,控制电葫芦5的升降、前进、或后退,便可实现模具的装卸工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美斯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美斯威精密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4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