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018.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秦如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52312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净化器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用于对汽车尾气进行非接触性净化。
背景技术
安全、节能和环保是汽车发展的三大主题。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汽车排放的尾气,除空气中的氮和氧以及燃烧产物CO2、水蒸汽为无害成份外,其余均为有害成份。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的一部分毒性物质是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或燃气温度较低时发生居多。尤其是在次序起动、喷油器喷雾不良、超负荷工作运行时,燃油不能很好地与氧化合燃烧,必定生成大量的CO、HC和煤烟。另一部分有毒物质,是由于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而形成的氮氧化合物NOX。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它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成份中比较稳定的组成部分,能停留2~3年。当人们吸入过多的CO后,CO可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阻碍血液吸收氧气和输送氧气而中毒死亡。它引起的公害称为汽车尾气第一排气公害。
HC化合物中,特别是烯在大气上空,在太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与氧化氮起光化反应生成臭氧、醛等烟雾状物质,刺激人们的喉、眼、鼻等粘膜。它不仅危害人们与动物,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业减产,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它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二公害。
NOX是NO和NO2的总称,其中NO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比CO还强,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NO2是一种褐色有毒气体,有特殊刺激臭味,损害人的眼睛和肺部。它是产生酸雨和引起气候变化、产生烟雾的主要原因。成为汽车尾气的排放第三公害。
目前的汽车尾气净化器大都是接触性的,即:具有分离与净化的功能材料需与被处理物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分离与净化的效果,如通过滤网、滤芯、吸附材料、催化材料等直接与尾气接触进行分离与净化,当接触面有污物附着后,其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分离与净化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CN 201358853Y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节能减排尾气净化器,其在净化器中设置了多对理化磁石组,其通过磁场的作用达到分离和净化的效果,其结构复杂,不便于实现 安装。况且这种磁石的磁性会随尾气净化器的温度升高而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实现汽车尾气中的化合物的非接触快速分解,减少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上成型有多个沿净化器芯长度方向贯穿的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上涂覆有纳米镍、纳米铂、纳米铑、纳米铁或纳米钛催化剂涂层。
所述的过流通道的内壁与所述催化剂涂层之间还设有Mn2O3、NiO、BN、Cr2O3、Fe2O3、CoO、CuO、Al2O3或ZrO2远红外净化层。
所述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15~25μm。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20μm。
所述净化器芯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过流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过流通道的截面直径为1~2.5mm。
所述净化器芯也可以为Mn2O3、NiO、BN、Cr2O3、Fe2O3、CoO、CuO、Al2O3或ZrO2远红外净化器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净化器芯,所述净化器芯置于所述壳体内,二者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器芯为上面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远红外净化层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对化合物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如O-H、N-H、C-H、C=C、C=O和C≡C等,都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会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产生分子振动、转动和共鸣从稳定之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致化合物产生细化、净化及分离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糠醛改性水溶性液体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净化增氧气浮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