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713.6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桥;张守林;张健;付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构造 深度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铺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定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的手工铺砂装置。
背景技术
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TD),又称纹理深度,为路面粗糙度的重要指标,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主要用于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排水能力及抗滑性能。
交通事故与路面抗滑性能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如果沥青路面表面没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路面抗滑性能直接受到路面构造深度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的沥青路面的抗滑问题解决的重点之一是检测路面的构造深度。
目前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为手工铺砂法与电动铺砂法。手工铺砂法由于人工操作,其测量误差较大。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摊铺时难以保证摊铺成规则圆形;2、难以保证铺砂表面是平面;3、直径测量的误差;4、难以保证摊铺均匀;5、推平板摊铺操作失误容易引起重复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手工铺砂法测定构造深度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测定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容纳标准砂且能读取标准砂高度的透明的圆柱筒,在圆柱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
一个用于防止标准砂泄露的玻璃板;
一个用于将放入圆柱筒中的标准砂平整并压实的圆饼状平整压实锤,在平整压实锤的顶端设置有提手;
其中,所述的玻璃板设置在圆柱筒的下方,玻璃板与圆柱筒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平整压实锤通过连接线与圆柱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平整压实锤的外径小于圆柱筒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板为方形玻璃板,玻璃板的边长大于所述的圆柱筒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柱筒的筒壁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定精度高;利用本装置进行路面构造深度测量,能省略传统铺砂方法中测量标准砂、利用平板摊铺标准砂和测量圆形摊铺面积等步骤,减少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平整压实锤,2—提手,3—圆柱筒,4—刻度,5—玻璃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容纳标准砂且能读取标准砂高度的透明圆柱筒3,在圆柱筒3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4;
一个用于防止标准砂泄露的玻璃板5;
一个用于将放入圆柱筒3中的标准砂平整并压实的圆饼状平整压实锤1,在平整压实锤1的顶端设置有提手2;
其中,所述的玻璃板5设置在圆柱筒3的下方,玻璃板5与圆柱筒3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平整压实锤1通过连接线与圆柱筒3连接。
本装置主体为一个圆柱筒3,其内径为D,圆柱筒3的筒壁厚度为5mm,其由强度较高的透明的塑料制成,外侧从底部向上方刻有刻度4,当圆柱筒3内装有一定高度的标准砂时,可从装置外侧观察到标准砂的位置,并精确读数。
圆柱筒3上连接有一个圆饼状平整压实锤1,该平整压实锤1的外径小于圆柱筒3的内径D,连接线使装置集成度高,更便于携带。平整压实锤1的顶端设置有提手2,便于压实和平整操作。
所述的玻璃板5为方形玻璃板,其由高强度玻璃制成,玻璃板5的边长大于圆柱筒3的外径,设置在圆柱筒3的底部,防止标准砂泄露,与圆柱筒3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进行路面构造深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圆柱筒3和玻璃板5清洁干净,保证圆柱筒3和玻璃板5的洁净干燥。
步骤二,取足量的洁净干燥的细度满足要求的标准砂,倒入圆柱筒3内。
步骤三,使用平整压实锤1将圆柱筒3内的标准砂平整并压实,从圆柱筒3顶面让平整压实锤1自由下落若干次,直到标准砂被充分压实并表面平整,并记录圆柱筒3上的刻度4值h1。
步骤四,将要测定的路面清扫干净,区域面积最少为300mm×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