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卧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叉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3007.6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周英;关多;吴冠文;张永帅;黎能;詹建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港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B66F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1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机构 应用 叉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立卧转换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叉车装置。
背景技术
桶装松香在堆场上堆叠通常为立式,而搬运时需卧式,这就需要一个由立式转换为卧式的操作过程。通常这个过程需要用人力把松香扳倒,但人力扳倒效率低,浪费人力成本,而且存在工人安全操作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效率及安全性,可替代人工操作的立卧转换机构。
一种立卧转换机构,包括底座及水平耙齿,所述水平耙齿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立卧转换机构还包括滑移门架及滑移件,所述滑移件可相对所述滑移门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移门架上,所述滑移门架垂直地设于所述底座相对所述水平耙齿的一端,所述滑移件包括垂直耙齿,所述垂直耙齿与所述水平耙齿相垂直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立卧转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滑移门架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一端与所述滑移件相连接,驱动所述滑移件相对所述滑移门架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立卧转换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移门架相连接,且所述滑移门架与所述立柱相垂直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件包括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一侧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所述垂直耙齿设于所述滑移块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一侧与所述滑移块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垂直耙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卧转换机构包括两扣板,所述两扣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块相对所述横梁的一侧凸设有凸块,所述滑移门架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可沿所述凹槽移动。
一种叉车装置,包括叉车门架、叉车驱动油路及上述的立卧转换机构,所述立卧转换机构与所述叉车门架相连接,所述叉车驱动油路控制所述立卧转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立卧转换机构,能代替人工操作,节省劳动力,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卧转换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卧转换机构应用于叉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为立卧转换机构,1为底座,2为水平耙齿,3为立柱,4为滑移门架,5为驱动件,6为滑移件,7为扣板,51为主体,52为伸缩杆,61为滑移块,62为横梁,63为垂直耙齿,200为叉车装置,201为叉车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而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立卧转换机构100,包括底座1、若干水平耙齿2、立柱3、滑移门架4、驱动件5、滑移件6及扣板7。所述若干水平耙齿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并沿水平方向设置。任意两相邻的水平耙齿2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立柱3一端连接所述滑移门架4,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所述滑移门架4与所述立柱3垂直设置。
所述驱动件5固设于所述滑移门架3上。所述驱动件5包括主体51及相对主体51可伸缩的伸缩杆52。所述伸缩杆52的伸出端与所述滑移件6铰接。所述驱动件可为气压、电动或液压驱动设备。
所述滑移件6设置于所述滑移门架4靠近所述水平耙齿2的一侧。所述滑移件6与所述滑移门架4滑动连接。所述滑移件6包括滑移块61、横梁62及若干垂直耙齿63。所述滑移块61与所述驱动件5的伸缩杆52的伸出端铰接。所述滑移块61靠近所述滑移门架4的一侧凸设有凸块611,所述滑移门架4内侧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凸块611容置于所述凹槽41内,通过所述凹槽41与所述凸块611的滑动配合,使得所述滑移块61能沿所述滑移门架4滑动。所述横梁62设置于所述滑移块61相对所述滑移门架4的一侧上。若干所述垂直耙齿63与所述水平耙齿2相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横梁62相对所述滑移块61的一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港务分公司,未经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港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3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族大厚度钝尾缘风力机翼型
- 下一篇:一种同心式双壁钻具钻杆内管悬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