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洋葱移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5059.0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苑进;刘雪美;陈延甫;张疼;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洋葱 移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范围,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洋葱幼苗的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洋葱在中国分布很广,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中国主栽蔬菜之一。中国已成为洋葱生产量最大的4个国家(中国、印度、美国、日本)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洋葱的移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高效的移栽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较大程度的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规范栽植深度并使洋葱苗快速的恢复生长,提高洋葱的品质增产增收。但目前的洋葱移栽技术水平较低,仍然存在因栽植深度差别较大造成的洋葱后期生长参差不齐、管理不便等问题。
洋葱幼苗移栽时株高约150mm,根部直径约3-4mm。洋葱移栽之前要对田地处理,将肥料撒匀后,翻耕,土壤耕松耙细后做成畦,然后灌足水造墒,待畦内水全部渗完后,土壤湿润时喷施33%除草剂100毫升/亩,均匀地喷洒在畦面上,然后覆膜。因此洋葱幼苗的移栽是较为复杂的膜上移栽。我国目前没有成熟的洋葱移栽机械,现有的机械也是从其他植物移栽机直接移植过来的,不适合洋葱幼苗移栽的特性,现存移栽机械存在打孔过大、地膜破坏严重、栽后幼苗易倒伏等问题,因此大部分地区仍然徒手移栽,落后的移栽技术已经严重限制了洋葱产量及品质的提高,而且还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的洋葱移栽基本采用手工移栽,一般是移栽者用竹竿等工具戳破地膜打定植孔,然后将幼苗放入定植孔内,最后在幼苗根部捏土定植起到覆土作用。这样的操作过程完全靠操作者来随机确定栽植深度,因此栽植深度上存在极大的误差;而且操作者要一直采用下蹲的姿势来工作,因此这样的移栽过程还存在劳动强度大、操作人员易疲劳、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洋葱的移栽要求其栽植深度2厘米左右。栽植过深时,叶部生长过旺,会使假茎部分增粗而影响鳞茎膨大。栽植过浅时,浇水后容易倒伏,影响缓苗,并且植株矮小,鳞茎提早形成,同时有的鳞茎外露,日晒后变色或开裂,降低品质。因此依据其移栽农艺要求,研究洋葱移栽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洋葱移栽技术落后,移栽过程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手持式洋葱移栽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洋葱移栽装置,包括打孔 机构、导苗机构和覆土机构。
所述的打孔机构包括主体管、辅助手柄、锥形开合打孔器。
所述的辅助手柄固接在主体管上端,以便于工作人员手持操作;所述的锥形开合打孔器由两个半尖锥片和两个弹簧合页组成,半尖锥片通过弹簧合页固接在主体管底部,形成一个锥形开合打孔器来穿透地膜在土壤中打定植孔,弹簧合页提供的预紧力确保两个半尖锥片的常闭合状态;所述的弹簧合页为自带扭簧的小合页。
所述的导苗机构包括导苗管、导苗管弹簧、弹簧座圈、定位环、弹簧插销。
所述的导苗管位于主体管管腔内,起到导苗的作用,所述的导苗管下端与半尖锥片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的定位环固接于导苗管的上部,起到限制导苗管在主体管中行程的作用;所述的弹簧座圈固接于主体管内壁;所述的导苗管弹簧位于导苗管与主体管的配合间隙中,上端固接于定位环,下端固接于弹簧座圈以便于在一个操作过程完成后使导苗管恢复原位;所述弹簧插销包括滑槽、插销弹簧和插销,插销弹簧和插销安装在滑槽内并可以沿滑槽水平方向移动;插销弹簧一端固接于滑槽上,另一端与插销尾部固接。弹簧插销固接于辅助手柄上靠近主体管一端,插销头部的斜面与定位环斜面吻合,起到定位和锁死定位环的作用。
所述的覆土机构包括连杆固定块、连杆、扭簧、覆土轮、上闸线、下闸线、上闸线限位环、下闸线限位环、操作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5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干金属胶黏剂
- 下一篇:一种尺寸稳定的金属胶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