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911.3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示 轿车 后门 高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车后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特别是家用和商用轿车越来越普遍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随着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们对轿车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家用和商用轿车包括前后两排座位,根据我们国家的传统礼仪,后排座位通常是留给长者、地位较高的人或女士以示尊敬,因此,在后排乘客上车时,人们通常会将手放在后排车门上方车身部分的内侧,这既是出于礼仪的考虑,更是为了防止后排乘客上车时其头部与后排车门上方的车身部分发生碰撞。但是,这种通过借助外力来避免的后排乘客上车时头部与轿车后排车门上方车身发生碰撞的方式,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人们并不常使用,而车辆本身又不具有提醒或防止后排乘客上车时头部与轿车后排车门上方车身发生碰撞的装置,从而,后排乘客上车时要么较早地弯腰,要么容易发生撞头,为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现有车辆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提醒、进而尽可能防止后排乘客上车时其头部与后排车门上方车身发生碰撞的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
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示车后排车门门框高度的软杆,所述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轿车后排车门门框的上边缘,还包括能带动软杆水平转动的带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软杆的长度为10~20cm。软杆的长度太长,会使后排乘客上车时过早地弯腰,给后排乘客带来不便;长度太短则容易造成后排乘客还没来得及反应便已经与后排车门上方车身发生碰撞,减低了软杆的提醒作用。
作为优化,用于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装置还包括长条形的软垫,所述软垫设于轿车后排车门门框的上边缘。长条形的软垫的设置为后排乘客提供了第二次防护,当后排乘客在软杆的提示作用下,其头部的高度任高于后排车门的高度时,为头部与车身碰撞提供了一个缓冲,尽可能地减少后排乘客头部与后排车门上方车身发生碰撞后的不适感。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装置,包括用于提示车后排车门门框高度
的软杆,当打开后排车门的同时,带动机构带动软杆水平转动,软杆的另一端从后排车门上方的车身内侧伸出,并与后排车门上方的车身呈一定角度,当后排乘客准备乘车时,且其头部的高度高于后排车门的高度时,其头部便会顶到软杆,给后排乘客一个高度提醒,从而尽可能地防止了后排乘客头部与后排车门上方车身发生碰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轿车后排车门,2软杆,3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装置,包括用于提示车后排车门
门框高度的软杆,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轿车后排车门门框的上边缘,还包括能带动软杆水平转动的带动机构。软杆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的,也可以外层包裹泡沫或弹性材料的条形杆。软杆的长度为10~20cm。
具体实施时,软杆还可以是伸缩杆,且在伸缩杆内设有复位弹簧,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轿车后排车门门框的上边缘,并在轿车后排车门关闭时,与轿车后排车门上部相抵,当轿车后排车门关闭时,后排车门的上部抵住软杆的另一端,复位弹簧压缩变形,软杆被压缩,当轿车后排车门打开时,复位弹簧回复恢复原状,软杆向外伸出。
为了便于叙述,将软杆与车身连接的一端称为连接端,另一端称为自由端。
带动机构可以是两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其中一个齿轮与轿车后排车门的转轴连接,另一个齿轮与软杆的连接端连接,两个齿轮相啮合,当打开后排车门时,与轿车后排车门的转轴连接的齿轮带动与软杆的一端连接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软杆水平转动。
带动机构还可以是一根连接线,该连接线的一端与轿车后排车门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软杆的自由端连接,当打开后排车门时,轿车后排车门的转轴打动连接线,连接线带动软杆水平转动。连接线的一端还可以直接连接在轿车后排车门上部,当打开车门时,车门拉连接线,从而带动与连接线另一端连接的软干水平转动。
带动机构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他可带动软杆水平转动的机构或组件。
作为优化,用于提示轿车后门高度的装置还包括长条形的软垫,软垫设于轿车后排车门门框的上边缘。该长条形的软垫可采用现有的技术中任何便于固定在车身上,并能起到缓冲作用的材料,比如橡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耦合行星齿轮混联结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 下一篇:车载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