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113.0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颂(上海)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19/22;F16H5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圆柱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在齿轮传动应用场合,有一种场合要求齿轮与轴相对转动,如行星齿轮系中行星轮,行星轮绕着太阳轮公转,而行星轮本身也要自转,因此要求行星轮与其配合的轴之间是可以相对转动的。
目前这种场合使用轴承主要特点是:轴承外圈采用过盈配合压入齿轮内径内,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齿轮内径加工一般比较粗糙,圆度、锥度都会传递到轴承外圈上,导致外圈滚道变形、轴承游隙变化,失去原有的精度水平,造成轴承早期失效;
2、由于轴承旋转精度变化,影响齿轮传动的精度;
3、由于空间限制,无法将滚动体加大,轴承的承载能力也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了外圈与齿轮过盈配合产生的变形、保证轴承工作时接近理想游隙要求、提高齿轮传动精度和轴承承载能力的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多颗圆柱滚子、所述内圈的外径表面上具有滚道,所述多颗圆柱滚子圆周排列在所述滚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齿轮,所述轴承内圈和多颗圆柱滚子位于所述齿轮的轴孔内,所述齿轮的轴孔壁作为外圈滚道与所述多颗圆柱滚子接触。
所述轴孔壁位于所述多颗圆柱滚子两侧分别具有嵌槽,所述嵌槽内设有卡簧。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圆柱滚子轴向不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的外径表面具有两道滚道,所述多个圆柱滚子分两圈分别分布在所述两道滚道内。
所述轴孔壁的表面为凸度形状,硬度达到HRC60~6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通过将轴承外圈和齿轮设计为一体件,避免了外圈与齿轮过盈配合产生的变形;
2、消除了过盈配合对轴承游隙的影响,更好的保证轴承工作时接近理想游隙要求;
3、齿轮内径直接作为轴承外圈滚道,减小了累计误差,提高了齿轮的传动精度;
4、去除了轴承的外圈,轴承的滚子尺寸和数量都有空间增大增多,从而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4、减少了多次装配,提高了整体组件的可靠性,也降低了人工装配的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具有避免齿轮产生变形、保证轴承工作时接近理想游隙要求、提高齿轮传动精度和轴承承载能力等一系列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
01-齿轮,02-轴承内圈,03-卡簧,04-圆柱滚子,11-轴孔壁,12-嵌槽,21-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齿轮01、轴承内圈02、多颗圆柱滚子04。
其中,轴承内圈02的外径表面开设有两道滚道21,多颗圆柱滚子04则分两圈分别绕一圈排布在两端滚道21内。轴承内圈02和多颗圆柱滚子04位于齿轮01的轴孔内并且齿轮01的轴孔的轴孔壁11作为外圈滚道与多颗圆柱滚子04接触。
为避免圆柱滚子轴向脱落,在轴孔壁11位于多颗圆柱滚子04两侧分别具有嵌槽12,嵌槽12内设有卡簧03。
而轴孔壁的表面为凸度形状,进行局部淬火处理,硬度达到HRC60~65。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齿轮的圆柱滚子轴承具有避免齿轮产生变形、保证轴承工作时接近理想游隙要求、提高齿轮传动精度和轴承承载能力等一系列优点。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颂(上海)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捷颂(上海)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能锅炉调速电机与转子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可调式地插阻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