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生命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638.0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周可人;王佩琪;孟源泉;孙馨薷;金辰;张华轩;潘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V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生命 检测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生命检测机器人,属于机器人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发生严重的地质及人为灾害时,如:地震、泥石流和建筑物坍塌等,救援人员需要手持生命探测仪进入环境复杂的救援环境。这些救援环境总是伴随着危险,甚至是二次灾害,将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在现阶段救援工程领域中,人们希望使用具有远程遥控功能的,并且装配有生命探测仪器的机器人能够自由灵活的进入救灾现场,先确定搜救目标,再进行救援的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救援的效率,同时还能降低救援时面临的各种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个恶劣环境下的机器人,能够在恶劣环境下进行生命检测,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报警,同时有机器人的运动功能,能够在减少人员使用的情况下,高效率进行伤员搜救工作,同时也减少了高危险环境下的人员伤亡。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生命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具有:行走系统,包括小车和驱动小车的电机,用于对机器人提供运动;终端系统,包括计算机、无线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单元;红外探测仪器,通过红外线温度感应生命体征;远程报警模块,用于进行报警;图像采集系统,使用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发送到终端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用于摄像头及红外探测仪器的电源管理;照明系统,用于对机器人周围提供良好的视野;电路构架模块,利用专用复位电路的选择控制行走系统的运动状态;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以及主控制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处理终端系统发送的指令数据来控制行走系统、红外探测仪器、图像采集系统、远程报警模块、电源管理系统和照明系统;其中,红外探测仪器、远程报警模块、图像采集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电路构架模块、照明系统、驱动模块、主控制模块集成在行走系统上,终端系统的无线通信模块和主控制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实现主控制模块的控制,并将机器人的状态数据反馈回终端系统,红外探测仪器探测到生命体征后,远程报警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自动向终端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无线 电波进行报警,并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的图片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回终端系统,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和处理机器人状态数据和探测数据,将微处理单元处理的数据汇集到计算机上的主控制模块,实现控制红外探测仪器、远程报警模块、图像采集系统、电源管理系和行走系统,终端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对行走系统进行手动遥控和控制遥控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器人,红外检测仪器探测的红外辐射范围为3~50μm。
进一步,红外检测仪器探测的红外辐射中,8~14μm波长的红外辐射占所有红外辐射能量的40%-50%时,远程报警模块自动向终端发送无线电波进行报警。
进一步,终端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小车的主控制模块发送以8位16进制的数编码的信号控制小车的行走。
另外,驱动模块包括与高压端相连的P沟道MOSFET芯片以及与低压端相连的N沟道的MOSFET芯片,一个驱动芯片以及电源开关,P沟道MOSFET芯片、N沟道的MOSFET芯片以及驱动芯片构成一个高电流半桥驱动电路,并分别与输出端相连,电源开关采用垂直MOS技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主控制模块的框图。
图2是微处理单元(MCU)控制系统分配框图。
图3是硬件系统图。
图4是交互式控制程序的框图。
图5是通信模块的流程图。
图6是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生命检测机器人的优选实施例做详细阐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该实施例。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
图1为主控制模块的框图。
如图1所示,红外线生命探测机器人0由主控制模块10进行总体数据分析,分别处理行走系统1,红外探测仪器3,图像采集系统5,照明系统7,电源管理系统6。
由无线终端2上的蓝牙模块通过MCU(微控制单元)203进行指令数据的处理,再汇集到主控制模块10中处理,实现无线终端2对于机器人1000的行走系统1,红外探测仪器3,图像采集系统5,照明系统7,电源管理系统6的远程遥控。无线终端2还包括:计算机201,无线通信模块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