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4461.9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蔡青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青萍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耕地 农机 用双联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
背景技术
耕地机:包括轻型发动机、离合器、离合器滑杆、两面圆锥轮、钢丝绳、前轮离合器拉线、扶手铁杆、锥轮铁块和可转动45度铁块,发动机内设有双联齿轮,双联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双联齿轮是车子行进或倒退时的重要部件,现有的驱动齿轮存在着:使用寿命短,重合度低,承载能力差,储油性能差,也就是说,现有的齿轮一般多是人为的进行添加润滑油,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这样的结构其润滑油容易干枯,导致摩擦系数变大,无形中缩短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齿轮[申请号:200720159453.4],包括齿轮轴、键,其特征是由多个直齿轮片经键安装在齿轮轴上,直齿轮片依次绕轴向旋转,相邻直齿轮片间的齿相互交错。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有齿轮重合度低和承载能力差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润滑效果较差和易磨损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可自润滑和使用寿命长的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包括齿轮体,在齿轮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齿轮体和第二齿轮体,所述的第一齿轮体和第二齿轮体之间形成滚齿退刀槽,在齿轮体中心设有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孔内壁上设有环形槽,在齿轮体上位于所述的第一齿轮体和第二齿轮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与环形槽连通的进油孔,所述的轴孔内壁上还设有储油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加合理,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特别是降低了摩擦系数,其可自润滑,降低了使用成本,易于推广应用,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上述的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中,所述的储油结构包括设置在轴孔内壁上的螺旋槽。螺旋槽可以是正螺旋槽或者是反螺旋槽,或者还可以是相互交叉设置的结构。
在上述的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中,所述的螺旋槽的槽深为0.2mm~1.2mm,槽宽为0.2mm~1.2mm,相邻的两个槽的槽间距为0.2mm~1.2mm。这里的槽深、槽宽和槽间距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制定。
在上述的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中,所述的轴孔内设有位于两端的孔口设有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
在上述的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中,所述的环形槽的槽深为0.2mm~1.2mm,槽宽为1mm~5mm。这里的槽深和槽宽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制定。
在上述的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中,所述的第一齿轮体的齿顶圆直径大于第二齿轮体的齿顶圆直径。
在上述的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中,所述的第一齿轮体靠近第二齿轮体的一面上设有锥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加合理,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特别是降低了摩擦系数,其可自润滑,降低了使用成本,易于推广应用,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齿轮体1、滚齿退刀槽1a、轴孔11、环形槽11a、螺旋槽11b、第一环形台阶11c、第二环形台阶11d、进油孔12、第一齿轮体2、锥面21、第二齿轮体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耕地农机用双联齿轮包括齿轮体1,在齿轮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齿轮体2和第二齿轮体3,第一齿轮体2的齿顶圆直径大于第二齿轮体3的齿顶圆直径,所述的第一齿轮体2和第二齿轮体3之间形成滚齿退刀槽1a,在第一齿轮体2靠近第二齿轮体3的一面上设有锥面21,在齿轮体1中心设有轴孔11,在轴孔11内壁上设有环形槽11a,该环形槽11a的槽深为0.2mm~1.2mm,槽宽为1mm~5mm,在齿轮体1上位于所述的第一齿轮体2和第二齿轮体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与环形槽11a连通的进油孔12,所述的轴孔11内壁上还设有储油结构。显然,本实施例设计更加合理,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特别是降低了摩擦系数,其可自润滑,降低了使用成本,易于推广应用,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储油结构包括设置在轴孔11内壁上的螺旋槽11b。进一步的,这里的螺旋槽11b的槽深为0.2mm~1.2mm,槽宽为0.2mm~1.2mm,相邻的两个槽的槽间距为0.2mm~1.2mm。另外,在轴孔11内设有位于两端的孔口设有第一环形台阶11c和第二环形台阶11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青萍,未经蔡青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套耕耘机减速机构的弧齿锥齿轮
- 下一篇:改良型双联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