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自动配比搅拌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593.3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若峰;杨永腾;程百林;赵磊;房芳;王新潜;朱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C7/12 | 分类号: | B28C7/1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自动 配比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机械设备,具体为一种可配料的螺旋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混凝土喷射机在煤矿业得到广泛应用,给煤矿井下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效益,特别是改善井下喷射混凝土作业环境,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起到重要作用,但该设备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混凝土上料机一般包括翻转落料装置和输送装置两部分,结构复杂,维修不便,使用麻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场地限制,人工配料存在诸多不便,不仅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且配料不均匀,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混凝土上料装置结构复杂,安装使用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能够自动配比搅拌的螺旋上料装置。
为达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旋自动配比搅拌上料装置,它包括车架、料斗、螺旋上料体,车架上还设置有磁力启动器、螺旋自动配料箱、速凝剂泵组件及电机,料斗为双仓腔室,设置于螺旋自动配料箱正上方,且与螺旋自动配料箱相通,螺旋自动配料箱设置于螺旋上料体上方,螺旋自动配料箱内设置带有螺旋叶片的搅拌轴,搅拌轴通过减速机与同样设置在螺旋上料体上方的电机连接,螺旋叶片分两段,分别与料斗两仓腔室位置对应,螺旋自动配料箱内设置有下料口与螺旋上料体连通,下料口设置于搅拌轴两段螺旋叶中部,螺旋上料体低端与车架铰接,中上部通过支撑与车架连接,螺旋自动配料箱内壁设置有加水装置,螺旋上料体为筒式结构,内设置有带螺旋叶片的输送轴,输送轴与搅拌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车架上还设置有急停按钮与磁力启动器连接。
所述的速凝剂泵组件包括速凝剂泵、速凝剂箱、截止阀、速凝剂管等组成,其通过速凝剂管与配对的喷射机组喷枪连通,液体速凝剂放在速凝剂箱,开启速凝剂泵,通过速凝剂泵后部的流量调节旋钮调整流量,液体速凝剂在喷枪后部经雾化器雾化后至喷嘴混合环与呈稀薄流状态的混凝土混合,从喷嘴喷至受喷面。
所述的急停按钮为矿用隔爆型急停按钮。
电机给搅拌轴及输送轴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螺旋自动配比搅拌上料装置,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螺旋自动配比搅拌上料装置配比均匀,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速凝剂泵的设置则有利于配对喷射机组喷射混凝土的快速成形,减少喷射反弹;磁力启动器及急停按钮的设置则提高了设备在矿井下使用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螺旋自动配比搅拌上料装置,它包括车架9、料斗3、螺旋上料体6,车架9上还设置有磁力启动器2、螺旋自动配料箱4、速凝剂泵组件8及电机5,料斗3为双仓腔室,设置于螺旋自动配料箱4正上方,且与螺旋自动配料箱4相通,螺旋自动配料箱4设置于螺旋上料体6上方,螺旋自动配料箱4内设置带有螺旋叶片的搅拌轴,搅拌轴通过减速机与同样设置在螺旋上料体6上方的电机5连接,螺旋叶片分两段,分别与料斗3两仓腔室位置对应,螺旋自动配料箱4内设置有下料口与螺旋上料体6连通,其下料口设置于搅拌轴两段螺旋叶中部,螺旋上料体6低端与车架9铰接,中上部通过支撑7与车架9连接,螺旋自动配料箱4内壁设置有加水装置,螺旋上料体6为筒式结构,内设置有带螺旋叶片的输送轴,输送轴与搅拌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车架9上还设置有急停按钮1与磁力启动器2连接。
所述的速凝剂泵组件8包括速凝剂泵、速凝剂箱、截止阀、速凝剂管等组成,其通过速凝剂管与配对的喷射机组喷枪连通,液体速凝剂放在速凝剂箱,开启速凝剂泵,通过速凝剂泵后部的流量调节旋钮调整流量,液体速凝剂在喷枪后部经雾化器雾化后至喷嘴混合环与呈稀薄流状态的混凝土混合,从喷嘴喷至受喷面。
所述的急停按钮1为矿用隔爆型急停按钮。
驱动装置由主电机5、减速器等组成,给搅拌轴及输送轴提供动力。
将干混凝土料和水按比例添加至螺旋自动配料箱4,经螺旋上料体6螺旋叶片搅拌后提升至出料口,将拌合好的成品混凝土加入输送系统料斗。在上料机下设有辅助液体速凝剂添加系统,根据需要的液体速凝剂掺量调节速凝剂泵的流量,液体速凝剂在喷枪后部经雾化器与高压风混合,雾化后至喷嘴混合环与呈稀薄流状态的混凝土混合,从喷嘴喷至受喷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杆
- 下一篇:旋转阻尼器及使用该阻尼器的平板夹持结构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