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全助力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384.7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1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阚志刚;陈洋;许俊伟;程鸣;谌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3B7/32 | 分类号: | A43B7/32;A43B13/18;A43B13/16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跷跷板 结构 助力 减震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全助力减震鞋底,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在行走过程中,脚部的运动规律是脚跟着地、脚跟脚心同时着地、全脚底着地、前脚掌下压脚跟离地,如图1所示,另一只脚紧接着重复这一过程。现有助力减震鞋底结合所述人的脚部运动规律,利用鞋底材料的弹性帮助脚跟离地,由此表现出助力效果。该弹性鞋底材料同时还具有减震作用,在脚跟着地、脚跟脚心同时着地、全脚底着地过程中通过缓冲来减震。实际上其助力效果只是来自于在脚跟着地过程中因下压鞋底弹性材料而蓄力,在脚跟离地过程中由弹性材料释放所蓄之力,这种助力减震鞋底并没有利用前脚掌下压动作获得助力效果,因此,这是一种单一助力方式,属于轻度助力,助力效果差,助力效果随着鞋底材料弹性的自然减弱而基本消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拓宽鞋底助力来源,保持助力效果持久,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全助力减震鞋底。
本实用新型之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全助力减震鞋底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大底1、中底2和内底3,其特征在于,如图2所示,中底2上部前、中、后三个部位均有一个凹坑,依次称为前部凹坑4、中部凹坑5和后部凹坑6;跷跷板底7是一个鞋底形板状物,前、后两端上翘,中间为下凹部分8;跷跷板底7位于中底2和内底3之间,所述下凹部分8落入中底2中部凹坑5中。
本实用新型其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构成鞋底的大底1、中底2和内底3为现有鞋底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必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这种鞋底具有固有的助力减震效果。同时,这种鞋底还具有另外一种助力减震效果,这种效果来自于中底2和跷跷板底7的结构与形状,以及二者的配合。当脚跟着地,下压跷跷板底7后端,跷跷板底7后端落入中底2后部凹坑6中,随后脚跟脚心同时着地、全脚底着地,接着前脚掌下压跷跷板底7前端,跷跷板底7前端则落入中底2前部凹坑4中,与此同时,根据跷跷板的运动特点,跷跷板底7后端会上扬,自中底2后部凹坑6中升起,上举脚跟,帮助脚跟离地,产生又一种助力减震效果。这一效果加上原有来自鞋底材料弹性的助力减震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之助力减震鞋底成为一种全助力减震鞋底。
附图说明
图1是人在行走过程中脚部的运动规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全助力减震鞋底结构爆炸示意图,该图同时作为摘要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全助力减震鞋底结构立体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具有跷跷板结构的全助力减震鞋底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大底1、中底2和内底3,如图2所示。中底2上部前、中、后三个部位均有一个凹坑,依次称为前部凹坑4、中部凹坑5和后部凹坑6。在前部凹坑4和后部凹坑6中各增设一个缓冲凹垫9;缓冲凹垫9的凹向与前部凹坑4和后部凹坑6的凹向相同;缓冲凹垫9材料为EVA或者PHYLON。增设由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制作的缓冲凹垫9能够缓解跷跷板底7前、后两端与中底2前部凹坑4、后部凹坑6之间的冲击。中底2的材质为牛筋鞋底料,具体如热塑弹性体(TPR)。跷跷板底7是一个鞋底形板状物,前、后两端上翘,中间为下凹部分8。跷跷板底7材质为碳纤维或者不锈钢,这种材质能够确保跷跷板底7耐久且长久保持原状,助力效果长久。跷跷板底7前、后两端在一个高度层面上;跷跷板底7前、后两端与跷跷板底7下凹部分8高度差δ为3~10mm,如图3所示。跷跷板底7位于中底2和内底3之间,所述下凹部分8落入中底2中部凹坑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成型的芯型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服务器和错误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