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佩戴式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021.1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勇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佩戴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佩戴式移动电源,其属于移动类电子设备用充电装置类。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便携游戏机和便携平板电脑的逐渐普及,这些电子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耗电量大,本体自带电源的电量很难满足使用的需要,出门在外时,如果电量耗尽常常会遇上充电不方便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使用者多采用携带移动电源来加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移动电源本体主要由电池,外壳和控制电路板组成,外壳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板联接的充放电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的输入输出接口现大多采用标准的USB接口形态,在移动类电子设备需要充电时,通过联接导线从移动电源中引出电力到移动类电子设备,以补充移动类电子设备的电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这种移动电源只能存放在包中或衣服的口袋中,在人们外出没有携带包时,移动电源的携带就成了大问题,特别是天热的时候,人们穿着原本单薄,口袋中放一个手机再放一个移动电源会显得十分不得体,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外在形象,再者移动电源本体与联接导线是分离的,使用者在使用时常常会找不着联接导线,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显然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本案发明人注意到,CN201220179036.7公开了一种手腕式移动电源,CN201220179036.7所公开的这种手腕式移动电源,是将电池、控制电路板均设置在一个可弯折的外壳中,为了适应外壳弯折的需要,外壳中设置了若干相互间隔的凹槽,所述电池以及控制电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同时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可相互扣合的端头,CN201220179036.7所公开的这种手腕式移动电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移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的佩戴问题,但其联接导线与移动电源本体仍然是分离的,再者,为了适应外壳弯折的需要,强制将电池分为若干个单元,并分别设置在外壳中的凹槽中,这样的结构方式,电池很难采用市售已标准化了的电池,采用特殊定制的电池显然成本大幅度提高,总之,现有技术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佩戴式移动电源,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佩戴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壳体、内置于壳体内的充放电控制电路板以及电池,还包括位于壳体上的输入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接导线,所述联接导线固定于所述移动电源的壳体上,所述联接导线包括带有电联接插件的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中至少有一个端头上的电联接插件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相适配,同时所述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上形成有可相互扣合的扣合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的佩戴式移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联接导线与移动电源本体是固定联接为一体的,在使用时找不着联接导线的情况不会再发生,同时联接导线亦为腕带,人们可以十分方便地将移动电源佩戴在手腕上或悬挂在随身的包上或身体的衣服上,再得,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采用标准的电池来生产,成本较现有技术的手腕式移动电源将会大大降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联接导线为可弯折柔性体,同时所述联接导线呈扁平状,这样可以提升佩戴的舒适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扣合构件为磁块,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上,这样的结构较为简单实用。
作为前述优选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亦设有磁块,这样其上设有磁块的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均可直接与壳体磁合,从而增加了一种悬挂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佩戴式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移动电源本体;
101为壳体;
102为输入输出接口;
2为联接导线;
3为第一端头;
301为第一端头电联接插件;
4为第二端头;
401为第二端头电联接插件;
5为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佩戴式移动电源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勇,未经李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用手机来电呼叫装置
- 下一篇:屏幕拾取声音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