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6988.2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孟强;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兴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重 散热 功能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搅拌轴作为反应釜的催化反应的核心部件,其设置在反应釜的轴中心位置,同时,也是由于搅拌轴的设置,导致在反应釜内较难安装换热装置,一般都采用反应釜夹套的方式对反应釜进行换热散热。
夹套方式对反应釜的换热散热存在缺陷,其夹套的存在增大了反应釜的体积,同时,夹套方式换热效率较低,致使反应釜内反应效率降低,增加成本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的换热散热通过外设夹套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存在增大反应釜体积,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有一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水冷换热入口、水冷换热出口、气冷换热入口和气冷换热出口,所述进料口连接物料箱,所述反 应釜本体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连接一驱动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水冷换热装置和气冷换热装置,所述水冷换热装置从所述水冷换热入口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直线延伸至所述水冷换热出口,所述水冷换热装置包含若干根组合在一起的水冷换热管,所述若干根水冷换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轴的搅拌叶所形成的圆周的临近位置上,所述水冷换热装置通过所述水冷换热入口连接水冷介质箱,所述气冷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的侧壁上,所述气冷换热装置从所述气冷换热入口从所述侧壁螺旋延伸所述气冷换热出口,所述气冷换热装置通过所述气冷换热入口连接制冷压缩机。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物料箱。
在本实用新型中,反应釜设有一反应釜本体,该反应釜本体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水冷换热入口、水冷换热出口、气冷换热入口和气冷换热出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搅拌轴、水冷换热装置和气冷换热装置,水冷换热装置和气冷换热装置分别对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高。
由于反应釜本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与所述物料箱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为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原料,加快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反应釜本体,12-进料口,13-出料口,14-水冷换热入口,15-水冷换热出口,16-气冷换热入口,17-气冷换热出口,18-物料箱,19-搅拌轴,20-搅拌叶,21-驱动电机,22-水冷换热装置,23-气冷换热装置,24-水冷介质,25-制冷压缩机,26-第二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具有双重散热功能的反应釜设有一反应釜本体11,所述反应釜本体11设有进料口12、出料口13、水冷换热入口14、水冷换热出口15、气冷换热入口16和气冷换热出口17,所述进料口12连接物料箱18,所述反应釜本体11内部设有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上设有搅拌叶20,所述搅拌轴19连接一驱动电机21,所述反应釜本体11内部设有水冷换热装置22和气冷换热装置23,所述水冷换热装置22从所述水冷换热入口14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11内部直线延伸至所述水冷换热出口15,所述水冷换热装置22包含若干根组合在一起的水冷换热管,所述若干根水冷换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轴19的搅拌叶20所形成的圆周的临近位置上,所述水冷换热装置22通过所述水冷换热入口14连接水冷介质箱24,所述气冷换热装置23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1内部的侧壁上,所述气冷换热装置23从所述气冷换热入口16从所述侧壁螺旋延伸所述气冷换热出口17,所述气冷换热装置23通过所述气冷换热入口16连接制冷压缩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兴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兴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6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