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性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1268.7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沈菊;胡恩成;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伏(苏州)汽车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元器件 电路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电动汽车充电器,尤其涉及易于安装拆卸的节约空间的磁性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水冷电动汽车充电器中,磁性元器件通过连接线连接至印刷线路板,磁性元器件放置于机壳最底部并灌胶,连接线在两个印刷线路中间穿过,然后分别焊在各自的焊接孔上。每根线的直径由通过的电流大小决定,不能随意减小。由于水冷设计,体积很小,两块印刷线路板上有大量元器件,印刷线路板两侧有功率元器件,有绝缘距离的要求,因此每根线的截面使用的面积都严重影响印刷线路板上其它元件的摆放。每根线从印刷线路板的下边穿到上边占用了一次截面积,经过180度弯曲后焊到印刷线路板上又占用了远大于1倍的线截面积,这样每根线所使用的面积就远大于自身截面积的2倍,而且对于直径粗的线占用面积更大。另外,对于线材的要求也很高,在弯曲180度的情况下,不能折断、开裂。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装机与拆机的难度非常大,需要的工时多,而且成功率低,原因是连接线是从磁性元器件上引出,而磁性元件需要灌胶以增加导热性,在灌胶之后就不能从印刷线路板的底面焊接连接线,这样就导致焊接时必须用烙铁损害连接线的侧面,以便焊接。结果使得连接线与印刷线路板连接处裸露,在设计中不得不增加焊接点周围的距离,以解决绝缘与焊接的问题,还要增加热缩套管,提高绝缘强度,增加了加工的复杂性。在需要修理时,必须用破坏性的方法将线焊掉或剪掉,由于线的弯曲度很大,经常开裂,并弹出锡珠,隐患重重。而且,线是从磁性元器件引出,长度不能任意改变,经过拆卸后会导致线的长度变短,增加二次装配难度或直接报废。由于磁性元件已经灌胶,一根不能使用的短线会报废所有的磁性元件及所附着的机壳,损失巨大,导致产品效益严重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安装拆卸的节约空间的磁性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结构,解决连接线占用PCB上面积过大、焊接难度高、不易拆卸、报废几率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磁性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磁性元件和印刷线路板,特点是:所述磁性元件上具有连接线,所述印刷线路板的底面安装有锥形金属件,锥形金属件上设有定位通孔,定位通孔的孔径大于连接线的直径,定位通孔与印刷线路板上的内孔相对,在印刷线路板的上面位于其内孔旁安装有金属柱,金属柱嵌入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孔内,连接线经锥形金属件的定位通孔通过印刷线路板上的内孔穿至印刷线路板的上面,在连接线的金属头和金属柱上套装压接有开口金属环。
进一步地,上述的磁性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结构,所述金属柱为阶梯式圆柱体结构,下端圆柱体的直径小于上端圆柱体的直径,下端圆柱体嵌入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孔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拆装容易,安装过程不需要焊接,对磁性元件无任何损害,几乎没有报废的可能,减低了生产成本。在安装与拆卸时只需要非常简单的工具和操作步骤,减少了工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连接线的机械应力降到极低,提高了产品的寿命。在生产中,如果需要维修,唯一的易耗品仅是低成本的开口金属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连接线的金属头与金属柱连接截面示意图;
图3:连接线的金属头与金属柱拆卸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磁性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磁性元件1和印刷线路板4,磁性元件1上具有连接线2,印刷线路板4的底面安装有锥形金属件3,锥形金属件3上设有定位通孔,定位通孔的孔径大于连接线的直径,锥形金属件3为连接线2提供定位引导,定位通孔与印刷线路板上的内孔相对,在印刷线路板4的上面位于其内孔旁安装有金属柱5,金属柱5为阶梯式圆柱体结构,下端圆柱体的直径小于上端圆柱体的直径,下端圆柱体嵌入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孔内,金属柱5与连接线2的外径规格相似,以通过电流,连接线2经锥形金属件的定位通孔通过印刷线路板上的内孔穿至印刷线路板的上面,在连接线的金属头6和金属柱5上套装压接有开口金属环7。
如图2所示,只需将连接线的金属头6和金属柱5置于开口金属环7的开口(压口),用工具对准一压,即可轻松完成连接。开口金属环7厚度与高度应能承受与连接线2和金属柱5相同的电流。金属柱5与连接线2距离可根据安装工艺尽量接近,以不影响连接线穿过印刷线路板为最低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伏(苏州)汽车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伏(苏州)汽车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1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培养料混合装置的自动卸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