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0178.6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峻岭;罗明宇;归强;蔡文举;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F16M11/04;F16M11/18;G09F9/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升降 折叠式 液晶 拼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拼接显示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可升降的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屏液晶拼接主要采用固定安装方式,或是仅仅局限于室内的小范围移动安装方式。当有多个地方需要用到液晶拼接屏时,就需要安装同样数量的液晶拼接屏;每个地方安装的拼接屏需要移动时,只能将整个拼接屏拆掉。而且液晶的拼接安装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安装、拆卸的成本,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采用这种安装方式安装大屏幕后,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给使用过程中带来很大的不便,占用空间,影响室内装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液晶拼接屏移动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包括移动单元、升降折叠单元、液晶拼接单元及用于控制升降折叠单元的升降控制单元,液晶拼接单元安装在升降折叠单元上,升降折叠单元固定在移动单元中,移动单元底部设有滑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折叠单元包括支撑组件、升降架及可折叠的两翼,支撑组件设有供升降架嵌入并上下滑动的导轨,支撑组件的下端部固定在移动单元中,可折叠的两翼通过活动组件与升降架连接。其中,活动组件可选用活页。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为三角形支撑组件,包括立柱、横杆及斜拉杆,所述导轨设在立柱上,斜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横杆、立柱连接,横杆固定在移动单元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架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升降架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导轨的空间。而固定块可选用轻便的固定铝块。
优选的,所述液晶拼接单元包括液晶拼接屏及拼接固定连接组件,液晶拼接屏通过拼接固定连接组件拼接在可折叠的两翼上。其中,拼接固定连接组件可以为挂钩。
优选的,升降控制单元包括带自锁功能的电动推杆、直流电源和升降控制开关,电动推杆通过升降控制开关与直流电源连接;电动推杆的上端部插入升降架顶端,电动推杆的中部与斜拉杆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下端部固定在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底部设有滑动组件的箱体。其中滑动组件可以为滑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升降折叠单元跟移动单元通过相关组件固定为一体,并形成一个“三角形”,以增加其稳定性。而升降折叠单元的两翼可实现折叠,液晶拼接单元固定于升降折叠单元两翼上,通过升降折叠单元带动液晶拼接单元的升降与折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可以进行升降折叠,这样不需要使用时,便可将其安放于箱体内;结构简单、噪声低、使用灵活、稳定度高,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展会、小型会议室以及不需安装固定式液晶拼接系统的场所。
2、又由于箱体可滑动,因此当需要把本实用新型系统移动到其他场所进行使用或存放时,可以通过推动箱体来完成,方便、省力、节约空间。
3、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士只需稍加培训便可正常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系统,这样大大减少了成本投入,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立体图;
图2为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正视图;
图3为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侧视图;
图4为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升至最高点时立体图;
图5为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降至最低点时立体图;
图6为移动升降折叠式液晶拼接装置背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移动单元、升降折叠单元、升降控制单元及液晶拼接单元,液晶拼接单元安装在升降折叠单元上,而升降折叠单元固定在移动单元中,升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升降折叠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0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