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9444.3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9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源;代亚君;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张国荣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是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
自行车的发明是为人类的行路带来了方便。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的提高,人们对自行车的方便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各种新型折叠自行车应运而生,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大多是采用折叠车架的横梁及车架前管,折叠后的体积比较大。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35890Y公开了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转向机构、前后轮、车架、鞍座机构及电驱动机构,转向机构由上向下包括把手装置、转向管及前叉,前叉下端轴铰接前轮,前叉上有两个叉片,叉片连接车架一端,车架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杆、脚蹬机构、后叉、减震器,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轴铰接,连杆与前车体轴铰接,连杆与鞍座机构铰接在一起,后车体与脚蹬机构轴铰接,后车体下端与后叉轴铰接,减震器与后车体铰接,减震器与后叉铰接,后车体中部与鞍座机构轴铰接在一起。其所述结构较复杂,折叠体积较大,对使用者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转向机构、前后轮、车架、鞍座机构及电驱动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由上向下包括把手装置、转向杆5及前叉,前叉下端轴铰接前轮,其特征是前叉上有前叉转轴2,把手装置通过车把转轴将车把与转向杆相连,鞍座机构包括通过车座转轴3连接在一起的车座与车座支架11,车架包括连杆、后叉、减震器,车架与车座支架通过车座支架转轴4连接,通过车把转轴1、前叉转轴2、车座转轴3、车座支架转轴4,四部分的转动实现车体折叠。
所述折叠电动自行车,车把与转向杆5以车把转轴为圆心呈0°角闭合才能折叠转向杆,车座以车座转轴3为圆心向车左后方折叠直至车座与车座支架11贴合后才能折叠车座支架。
所述折叠电动自行车,前叉上方具有限位档10套接在前叉的转向轴8上,用于限定前叉转轴向下折叠的最大角度,转向轴8向上延伸依次为固定装置6、9,转向杆与前叉之间设有U形槽7,前叉转轴2穿过U型槽7与固定装置6并将两者连接起来,转向杆5与“U”形槽7固定连接,当处于骑行状态时,转向杆5通过与固定装置6、9衔接实现与转向轴8的连接,这样转向机构形成一个整体。当转向杆5折叠时转向杆5与固定装置6、9分离,以前叉转轴2为圆心向后折叠,直至停留在车架13的两条钢管中心线之上。
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车把转轴与前叉转轴是一组,车座转轴与车座支架转轴是另一组,两组分别向后、向前转动来实现车体折叠。
所述折叠电动自行车,将电池放置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将电池放置在横梁上,并可随意更换电池,不影响美观,而保持电力的电动折叠自行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展开后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座展开后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座支架展开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参阅图1,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通过车把转轴1、前叉转轴2、车座转轴3、车座支架转轴4,四部分的转动实现车体折叠。
3.参阅图2,前叉上方具有限位档10套接在转向轴8上,用于限定前叉转轴向下折叠的最大角度,转向轴8向上延伸依次为固定装置6、9,前叉转轴2穿过U型槽7与固定装置6并将两者连接起来,转向杆5与“U”形槽7固定连接,当处于骑行状态时,转向杆5通过与固定装置6、9衔接实现与转向轴8的连接,这样转向机构形成一个整体。当转向杆5折叠时转向杆5与固定装置6、9分离,以前叉转轴2为圆心向后折叠,直至停留在车架13的两条钢管中心线之上。同时车架13的两条钢管之间是放置电池的位置。
4.参阅图3,车座17与车座支架11通过转轴3连接,车座17以车座转轴3为圆心向车左后方折叠,直至车座17与车座支架11贴合,实现车左的折叠。
5.参阅图4,骑行状态下,车座支架11与车架13通过车座支架转轴4与衔接管12连接并固定在车架13后端,当折叠时,车座支架11以车座支架转轴4为圆心向前折叠,直至停留在车架13的两条钢管中心线之上。并且,转向杆5折叠后在车座支架11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9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