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网关发动机转速信号调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565.7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刘鹏;李仙;黄佳宇;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网关 发动机 转速 信号 调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网关发动机转速信号调理电路。
背景技术
EPSc系统是由国外开发的一种先进的电力助力转向系统。EPSc系统主要包括电源,驱动单元,转向管柱,中间轴和机械转向器五个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扭矩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的信号,并结合车速等信号确定转向助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驱动电机辅助转向操作。EPSc系统出厂时的控制器局域网络协议与国内整车的控制器局域网络协议不匹配,而开发匹配的网络协议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会导致国内EPSc项目进度的误延。为了方便初期EPSc系统与整车联合的调试,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通讯要求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网关电路。但在一些低端车型的整车总线系统中没有发动机转速信号,为了适应低端车型,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获取发动机转速信号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网关调理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取发动机转速信号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网关调理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网关发动机转速信号调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瞬态抑制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容和电阻,其特征在于: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阴极与电阻一的一端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二的一端、电容一的一端、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以及电阻三的一端连接,电阻三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二的一端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四的一端以及电阻五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的PT0引脚以及电阻六的一端连接,电阻五的另一端以及电阻六的另一端与5V电源端VDD连接,电阻二的另一端、电容一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电容二的另一端以及电阻四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阴极与电阻一的一端的连接线上设有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端。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集成运放构成单限比较器,由运算放大器进行发动机转速信号与参考电压的比较并进行输出,从而使低端车型中的电力助力转向系统能够获取发动机转速信号;在电路上增设瞬态抑制二极管,从而实现浪涌和静电防护功能;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增设稳压二极管,防止输入电平信号过高而造成运算放大器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运算放大器、瞬态抑制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一R1的一端连接,电阻一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二R2的一端、电容一C1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电阻三R3的一端连接,电阻三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二C2的一端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四R4的一端以及电阻五R5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的PT0引脚以及电阻六R6的一端连接,电阻五R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六R6的另一端与5V电源端VDD连接,电阻二R2的另一端、电容一C1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二C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四R4的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采用美国微芯科技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CP6004的芯片,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一R1的一端的连接线上设有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端。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端增加了瞬态抑制二极管D1做浪涌和静电防护。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值用来做参考电压,同相输入端的发动机转速信号与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做比较,如果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高于参考电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如果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小于参考电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控制器通过对高低电平频率的采集和计算获得发动机转速信号。为了防止输入电平信号过高损坏运算放大器,在同相输入端增加了稳压二极管D2来做稳压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膜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