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425.3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苗磊;郭国平;邓光伟;李舒啸;肖明;郭光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7/10 | 分类号: | H01P7/10;H01P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3002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超导 传输线 谐振腔 | ||
1.一种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包括电介质基片(1),所述电介质基片(1)上设有两条并行并且弯曲的耦合微带传输线(2)、两个齿状耦合电容(3)和两个微波接入电极(4);其特征在于:每个耦合微带传输线(2)一端放空,另一端通过一个齿状耦合电容(3)耦合到一个微波接入电极(4);所述耦合微带传输线(2)、齿状耦合电容(3)和微波接入电极(4)都为铝超导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基片(1)为半导体基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基片(1)为Si材料基片或者GaAs材料基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其特征在于:两条并行的耦合微带传输线(2)呈弯曲走线的形式设置在电介质基片(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微带传输线(2)沿方向D单向弯曲,使耦合微带传输线(2)在方向D上的投影连续而并且耦合微带传输线(2)前点的投影和后点的投影后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基片(1)还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耦合微带传输线(2)两侧的直流电压接入电极(5);所述直流电压接入电极(5)通过金属线(6)与同侧的耦合微带传输线(2)电连接;金属线(6)和直流电压接入电极(5)也为铝超导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式超导传输线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微带传输线(2)、齿状耦合电容(3)、微波接入电极(4)以及金属线(6)和直流电压接入电极(5)通过半导体微纳米加工工艺设置在电介质基片(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4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频段防爆干扰天线车载安装平台
- 下一篇: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