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遥控直升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340.9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强 |
主分类号: | A63H27/133 | 分类号: | A63H27/133;A63H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齐健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遥控 直升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玩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遥控直升飞机。
背景技术
遥控直升机,即可以远距离控制飞行的直升飞机。可分为玩具、航模、民用、军用等几类。现在最常见的是航模遥控直升机模型,跟现实的直升机的最大的分别是多了一个副翼,用于更好控制旋翼的方向。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遥控直升飞机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直升机难飞,直升机的自稳定性是不能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的。除了共轴双桨结构的直升机之外,还没有任何一款直升机可以做到不控制状态下较长时间稳定的漂浮在空中(一般在10-20秒之内就会失去平衡而坠地),所以必须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控制;2.直升机起飞偏移,一般的模型直升机往往采用单旋翼,单尾桨的布局。这就注定常规模型直升机有一定的不对称性。在尾桨克服主旋翼的陀螺力矩的同时也产生了使模型横向漂移的效果。为了克服这个效果,在模型直升机的正常悬停中,模型的主旋翼并不是于水平面平行的。这种情况对模型的正常飞行没有影响,只有在起飞时有感觉,可以稍微调高起落架的一侧,消除起飞时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遥控直升飞机,该智能遥控直升飞机设有可折合的机尾,并降低遥控控制难度,增加了智能形和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遥控直升飞机,其包括机身本体,在该机身本体上设有双层旋翼,该双层旋翼通过旋翼驱动电机带动工作,其特征在于,在机身本体上分别设置方向舵转向装置及折尾装置,并通过IC总线控制系统彼此连接;所述折尾装置包括机尾及折尾箱,该折尾箱连接机尾,该折尾箱设有折尾驱动电 机;所述IC总线控制系统中设置依次连接的信号接收电路、对打电路、陀螺仪控制电路、芯片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源开关;所述机尾通过遥控控制进行折合或者通过手动控制进行折合。
所述机身本体包括方向舵支架及旋翼转向机构,所述方向舵转向装置包括两组,每组方向舵转向装置包括方向舵驱动电机、方向舵扇齿、方向舵归中弹簧、电机齿轮及连杆,电机齿轮设置于方向舵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方向舵扇齿连接,方向舵归中弹簧活动设置于所述方向舵支架上并连接方向舵扇齿,所述旋翼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层旋翼下方,并连接双层旋翼,所述连杆连接方向舵扇齿与旋翼转向机构。
所述方向舵转向装置还包括一限位滑轨,该限位滑轨设置在机身本体顶部并连接所述旋翼转向机构。
所述折尾箱包括折尾箱上盖、折尾箱下盖、减速齿轮组及离合装置,所述减速齿轮组通过齿轮啮合方式连接所述离合装置,所述减速齿轮组与离合装置设置于所述折尾箱上盖与折尾箱下盖所形成的空腔中;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齿轮、离合复位弹簧、离合连接轴、第一离合配件及第二离合配件;所述机尾固定设有一Y形构件,该Y形构件设有与第一离合配件与第二离合配件相配合的卡位,所述离合装置通过Y形构件连接所述机尾。
所述机尾设有两翼板,并通过一X形构件固定在机尾的尾部,当机尾折合时,两翼板形成一降落支架。
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旋翼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方向舵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和折尾驱动电机控制电路。
所述方向舵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左、右方向舵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左、右方向舵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分别控制左、右两组方向舵转向装置;所述旋翼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上旋翼正转电机驱动电路及下旋翼反转电机驱动电路,所述双层旋翼包括上旋翼及下旋翼,所述上旋翼驱动电机电连接上旋翼正转电机驱动电路,所述下旋翼驱动电机电连接下旋翼反转电机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智能遥控直升飞机通过设置方向舵转向装置及折尾装置,并通过IC总线控制系统彼此连接,IC总线控制系统 检测智能遥控直升飞机的异常,并控制方向舵转向装置及折尾装置自动纠正直升飞机的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强,未经蔡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多峰光伏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变压器风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