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748.2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隋良红;杨春生;肖鹏;陈正龙;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回路 保护 综合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气制动阀类四回路保护阀性能检测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同时,交通事故率也成上升趋势。除人为因素外,汽车制动系统性能是主要诱因。因此各部门对汽车制动系统性能的严格要求,目前客车与挂车多采用多回路气制动系统,当某一回路失效情况下,其他回路能够正常供气与充气,以提高汽车制动性能。四回路保护阀作为多回路气制动系统中主要阀体之一,且其为多回路制动系统提供四条制动回路,保证当某一条回路失效后,其他回路能够正常工作,以提高汽车制动性能。目前,国内多数研究主要针对气制动阀类中总阀、ABS压力调节器、ABS电磁阀以及制动气室的综合性能的研究,专门针对四回路保护阀的性能检测的研究很少,少量文献对四回路保护阀进行简化并只是进行仿真研究,少量文献只是兼顾其某些特性的检测,不能满足其综合性能的检测,且检测系统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测试项目不全,测试工况单一以及测量精度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方法与系统,解决目前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的效率低、检测项目不全等问题,达到检测工况多样化、检测过程自动化、检测结果准确稳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和制造一种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装置,
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气源系统、上位机、气压传感器和电气比例阀和四条测试回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上位机、气源系统、气压传感器和电气比例阀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PCI总线或有线方式与所述上位机相连;所述电气比例阀与数据采集模块模拟输出通道A/O相连,由上位机发出指令调节电气比例阀使其控制气压进气和排气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源系统包括:空压机、空气干燥器、单向阀、快放阀、4L储气筒、气压传感器和电气比例阀;所述四条测试回路为被测四回路保护阀四个出气口分别与1L储气筒、气压传感器、电气比例阀和排气系统相连构成的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参数设置,能够对不同工况下四回路保护阀的性能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过程通过由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进行控制检测,测试过程自动化,提高了控制精度,缩短了检测周期;通过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测量和采集,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结构图;
图3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系统软件流程图;
图4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综合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被测阀放入检测装置,并使其固定;S2检测人员选择测试项目,设置相应参数,启动测试;S3上位机软件根据测试项目和设定的参数,按照测试程序对数据采集卡发送指令,控制电气比例阀实现气压的无级调节,对系统进气速率与排气速率大小进行控制,实现综合性能检测;S4气压传感器采集各口气压值传输至数据采集卡A/D口进行信号处理后,传输至工控机;S5工控机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显示与保存。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测试项目包括开启压力、动态关闭压力、静态关闭压力以及密封性测试项目;动态关闭压力的检测中气源供气速率低于相应失效回路的排气速率。
所述步骤S3中,所述指令包括:开启压力测试中,调节电气比例阀使四回路保护阀进气口进气速率以及出气口相应失效回路排气速率最大,其他出气口回路排气速率为零;动态关闭压力测试中,调节电气比例阀控制四回路保护阀进气口气压供气速率低于其出气口相应失效回路气压排气速率;静态关闭压力测试中,在各回路压力升至工作范围时,调节电气比例阀使其进气口进气速率为零,出气口相应失效回路排气速率最大。
所述步骤S4中,所述气压传感器分别采集进气口与出气口储气筒气压大小,并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A/D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