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2246.6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宁;刘卓凡;田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疲劳 驾驶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和汽车运用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与日剧增。经调查研究表明,驾驶员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大因素。有关疲劳驾驶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预防疲劳驾驶的报警装置产品有很多,比如通过转角传感器测试方向盘在设定时间内是否转动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还有通过测试驾驶员设定时间内是否睁开眼睛判断是否疲劳驾驶,等等。但它们要么结构实现较复杂,要么准确度较低,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测试结果准确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对于改善汽车的行驶状况保证交通安全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该装置能够实时地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程度,然后将检测到疲劳度转化为电信号传给信号处理单元,当检测到的疲劳度高于仪器给定的值时,蜂鸣器鸣笛,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包括脑电波测量仪、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和蜂鸣器;其中,所述脑电波测量仪,脑电波测量仪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通过A/D转换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
所述单片机选择AVR单片机,单片机安装在汽车仪表盘上。
所述脑电波测量仪采用M326265型号的脑电波测量仪。
所述运算放大器采用LM725运算放大器。
所述A/D转换器采用ADC0820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下面结合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和工作流程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疲劳驾驶报警装置,包括脑电波测量仪、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和蜂鸣器。其中,所述脑电波测量仪,脑电波测量仪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通过A/D转换器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选择AVR单片机,单片机安装在仪表盘上。所述脑电波测量仪采用M326265型号的脑电波测量仪。运算放大器采用LM725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采用ADC0820转换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汽车启动后给AVR单片机供电,程序初始化开始执行,M326265脑电波测量仪启动后,实时检测驾驶员的疲劳度,并将检测到的驾驶员疲劳度的信号以电信号输出。由于M326265脑电波测量仪所输出的电信号较弱,AVR单片机检测不到,故将M326265脑电波测量仪输出的电信号送入LM725运算放大器,将驾驶员疲劳度信号放大整形后送入ADC0820转换器,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后发送给AVR单片机,AVR单片机将接收到的疲劳度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驾驶员的疲劳度是否过高,如果驾驶员的疲劳度超过设定的安全值,AVR单片机将控制报警电路使蜂鸣器鸣笛,提醒驾驶员要安全行驶;如果没有达到或超过设定的安全值,那么AVR单片机里的程序将循环运行,报警电路不起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2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理学教学用模块化实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