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中的收缩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1244.5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健平;袁包钢;吴伟强;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孙忠浩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齿轮箱 中的 收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中的收缩盘。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具有发电无污染的优势,与水力发电相比,具有基建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维护保养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大型水力发电站,蓄水库还容易对下游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风力发电机中,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目前我国使用的风力发电机用增速齿轮箱一般为整体结构,拆卸困难,一旦出现故障,只能更换总成,造成浪费。
虽然有人对齿轮箱进行了改进,将箱体进行必要的分级,较好的解决了拆卸困难,避免了更换总成,减少了维修成本,但是,我们发现,由于改进后的产品与进口产品的行星架输入端都是标准圆柱形轴结构,加工误差往往会导致圆柱连接面与收缩盘连接欠佳的问题。同时,由于收缩盘内圈存在变形,因此,螺栓在风机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因内外环变形而产生的剪切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风力发电齿轮箱中主轴与行星架连接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收缩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中的收缩盘,包括内环和外环,其特征在于:外环的中心是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锥形通孔,内环由一圆凸台和一与外环内壁对应的锥形体组合而成,其中心为圆柱形通孔,外壁为圆凸台和锥形体的包络线;内环的锥形体插入外环中心与锥形通孔的内壁接触,内环的圆凸台由螺栓与外环端面连接,并在螺栓收紧的过程中驱动内环的锥形体继续插入外环,逐步收缩内环锥形体的截面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环的圆凸台上配有垫圈,螺栓将垫圈、内环的圆凸台和外环端面依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位于锥形通孔锥底一端的外环端面为内低外高圈的环形阶梯,内环的圆凸台在螺栓收紧的过程中逐步嵌入外环端面的内圈环形阶梯。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圈用螺栓压紧之前,内环上通孔分度圆直径大于外环上螺孔分度圆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中:螺栓的螺纹部、外环的中心锥形通孔内壁面以及内环的中心圆柱形通孔内壁面和锥形体外表面涂有润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内、外环连接面为锥面,其锥度相同,降低了加工精度,有利于过盈产生的应力的传递;
由于外环为阶梯型,应力分布更合理,使安装更简易;
由于自由状态时,内环通孔分度圆大于外环螺孔分度圆,在螺栓压紧内、外圈后,消除了由于内、外圈变形产生的螺栓剪切力,有效保护螺栓;
由于螺纹及锥面涂有润滑脂,降低了结合面摩擦,有效保护零件加工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行星架,3、螺栓,4、垫圈,5、内环,6、外环。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环5和外环6,外环6的中心是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锥形通孔,内环5由一圆凸台和一与外环6内壁对应的锥形体组合而成,其中心为圆柱形通孔,外壁为圆凸台和锥形体的包络线;内环5的锥形体插入外环6中心与锥形通孔的内壁接触,内环5的圆凸台由螺栓3与外环6端面连接,并在螺栓3收紧的过程中驱动内环5的锥形体继续插入外环6,逐步收缩内环锥形体的截面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环5的圆凸台上配有垫圈4,螺栓3将垫圈4、内环5的圆凸台和外环6端面依次连接。
在本实施例型中:位于锥形通孔锥底一端的外环6端面为内低外高圈的环形阶梯,内环5的圆凸台在螺栓3收紧的过程中逐步嵌入外环6端面的内圈环形阶梯。
内、外圈用螺栓压紧之前,内环上通孔分度圆直径大于外环上螺孔分度圆直径。
具体实施时:螺栓3的螺纹部、外环6的中心锥形通孔内壁面以及内环5的中心圆柱形通孔内壁面和锥形体外表面涂有润滑脂层,这样可以减小螺栓3收紧过程的阻力。
实际使用时,内环5中心的圆柱形通孔与位于主轴1结合部的行星架2外圆接触,通过螺栓3的拧紧力矩增加内环5和外环6锥面接触的过盈量,锥面过盈使内环5产生收缩变形,内环5对位于主轴1结合部的行星架2外圆施加压力,并将压力传递到行星架2和主轴1的接触面,增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主轴1带动行星架2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1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