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仪表盘横梁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862.5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耿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盘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盘横梁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达到降低油耗、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资源的目标,汽车行业正在大力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二是推进汽车轻量化。汽车轻量化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节约能耗、减少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仪表板横梁是仪表板总成的重要零件,承载了众多零件的安装,传统的仪表板横梁大多由钢材料制成,且由多个零件焊接而成。钢材料制成的汽车仪表板横梁使得整车重量增加,从而导致耗油量增加,不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同时采用多个零件焊接而成的汽车仪表板横梁,由于焊接公差存在,零件总成精度不高,使得仪表板总成各个零件的配合关系不佳,进而影响整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横梁及汽车,该汽车仪表盘横梁重量较轻,采用一体成型,尺寸稳定性好,零件装配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仪表盘横梁,包括:
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呈交叉的网状结构,且为一体结构;
用于将所述横梁本体固定在车身总成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横梁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上设置有膝部缓冲块,所述膝部缓冲块位于所述横梁本体的下表面,并与所述横梁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膝部缓冲块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两端的端部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中部的中部安装支架
优选地,所述端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之间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中部安装支架大致呈H形,在所述中部安装支架两脚的底端设置有连接通孔。
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上还设置有转向管柱安装孔、安全气囊安装点、仪表板本体安装孔、线束安装孔及导向定位销,其中,所述导向定位销位于所述横梁本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汽车仪表盘横梁由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如以上所述的汽车仪表盘横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仪表盘横梁呈交叉的网状结构,且为一体结构,强度较高,不存在焊接公差,尺寸精度高。同时本汽车仪表盘横梁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制成,具有重量较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仪表盘横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仪表盘横梁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断面的剖示图;
图4为图2中B-B断面的剖示图;
图5为图2中C-C断面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仪表盘横梁的结构图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仪表盘横梁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仪表盘横梁的正视图,请参照图1至图2,所述汽车仪表盘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所述横梁本体呈交叉的网状结构,且采用聚合树脂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采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注塑成型,且为一体结构。
所述汽车仪表盘横梁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1的两端的端部安装支架2,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1中部的中部安装支架3。
其中,所述端部安装支架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6,所述多个连接孔6呈对称分布,通过所述多个连接孔6使用第一螺栓或铆钉将所述端部安装支架2与所述车身总成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中部安装支架3为H形支架,在所述H形支架的两脚的端部所述设置有连接通孔7,通过所述连接通孔7使用第一螺栓或铆钉将所述中部安装支架3与所述车身总成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1,在所述横梁本体1上靠近驾驶员的膝盖处设置有膝部缓冲块4,所述膝部缓冲块4位于所述横梁本体1的下表面,并与所述横梁本体1固定连接。
所述膝部缓冲块4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最优选择橡胶材料,当然这是最佳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以下实施方式请结合图3至图5,其中图3为图2中A-A断面的剖示图,图4为图2中B-B断面的剖示图,图5为图2中C-C断面的剖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桥梁裂缝的负压吸附攀爬式机器人
- 下一篇:自卸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