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受损农田修复改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252.X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武广伟;付卫强;孟志军;董建军;丛岳;王沛东;李由;罗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B35/02 | 分类号: | A01B35/02;A01B35/32;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损 农田 修复 改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损农田修复改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地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壤板结、污染,农田土地受损量增大,生产力逐渐下降,对受损农田进行修复改良提高生产力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民开展生产的关键,已成为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受损农田修复改良方面应用较多的是在受损农田上使用不同种类的土壤改良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对于固体土壤改良剂施用来说,通常的一种使用方法是利用人工将土壤改良剂撒施到受损农田表层,但是,人工撒施只能将土壤改良剂撒施在土壤表面,不能与土壤充分混合,土壤改良效果差,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另一种方法是在土地耕整机具进行耕翻作业过程中同时利用施肥机施用土壤改良剂,随着土壤的耕翻,将土壤改良剂与土壤混合。其中一种常用的施肥机是槽轮式排料装置,其是依靠地轮驱动和链轮链条机械传动实现排料的控制,但是,由于地轮打滑和机具行走速度的影响造成土壤改良剂施用的不均匀,大大降低了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受损农田修复改良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土地耕整机具主要是利用铧式犁、松土机等进行耕翻,土壤改良剂只能与耕作层底层的土壤进行混合,利用现有耕整机具不能让受损农田土壤层的上层土壤与土壤改良剂混合,这样土壤改良剂无法与受损农田的受损土壤层充分混合,严重影响了土地改良的有效使用率,土地改良效果差。
另外,现有的耕整机具耕作深度在0-30cm,而受损农田土壤的土壤层一般超过40cm,现有的耕整机具达不到更深的耕作深度。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损农田修复改良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受损农田修复改良技术存在的受损农田土壤层的上层土壤与土壤改良剂不能混合,土地改良效果差以及排料不均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损农田修复改良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料箱、排料装置、排料管、松土铲和液压马达,所述排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的底部,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排料装置连接,所述排料装置的底部连接所述排料管,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松土铲,所述排料管设置在所述松土铲的后方,所述排料管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排料口。
其中,所述排料管包括上段的圆形管和下段的矩形管,所述圆形管竖直设置,所述矩形管与所述松土铲平行设置。
其中,在所述矩形管的内部通过设置隔板形成多条通道,所述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铲为圆弧形凿式松土铲。
其中,所述松土铲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翼铲。
其中,所述排料装置包括转轴、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拨料齿轮,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壳体,所述拨料齿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排料装置下料口的顶部,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排料链轮,所述排料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
其中,多个所述排料装置并排设置在所述料箱的底部且通过所述转轴串联,所述排料管和所述松土铲的数目分别与所述排料装置的数目相同,每个所述排料管分别通过一排料软管与相应的所述排料装置连接,每一个所述松土铲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排料管的前方。
其中,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料箱的侧边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损农田修复改良设备在液压马达驱动排料装置实现均匀排料的同时,通过在排料管上自上而下设置多个排料口,使土壤改良剂与不同作业深度的土层充分均匀混合,可以取得良好的土壤改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农田改良设备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农田改良设备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排料管结构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排料管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悬挂架;2:料箱;3:排料链轮;4:链条;5:机架;6:马达链轮;7:排料管;8:翼铲;9:松土铲;10:排料软管;11:转轴;12:调节装置;13:排料装置;15:液压马达;16:圆形管;17:一层排料口;18:二层排料口;19: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21:第三隔板;22:矩形管;23:第四隔板;24:三层排料口;25:四层排料口;26:底层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家用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安全体育健身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