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电容触控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0794.9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泽金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高萍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电容 触控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触控屏,属于显示元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在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装置上对触控屏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使用触控屏具有操作人性化的优点,可以大幅提升生活上的便利性。
目前已有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为显示面板再外加触控面板,如通常的液晶显示器将触控面板迭合于LCD外侧,通过触控面板检测触摸位置,再将讯号传递至LCD。采用此种方式会造成整体面板重量、体积及厚度增加。
同时,已有的触控屏同少缺乏必要的保护层,随着触摸使用次数增加,触摸面板的灵敏度由于受到磨损会显著降低,尤其是在碰到水汽、液体、硬物等沾染或摩擦面板时会对面板造成不可逆损坏,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触控屏,一方面减少了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体积与厚度,并且便于生产组装,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磨电容触控屏,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由透明基板和安装在透明基板一侧上的电极层组成;触控面板由第二基板和触控电极层、蓝宝石镀膜层组成,其中触控电极层位于透明基板的另一侧与第二基板之间,即电极层与触控电极层分别位于透明基板的两侧,蓝宝石镀膜层覆盖在第二基板表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信号输入显示面板的电极层,然后由触控电极层接收该些信号,当用户手指触碰触控面板时,手指产生耦合接地现象,使电极层传递至触控电极层的信号产生变化,从而判断触碰生效,并由电极层与触控电极层的交叉位置判断触控位置区域。由于通过触控电极层和电极层的信号变化判断触控的产生与触控位置,而不需要其它专门的感应元件,从而降低了产品整 体体积与厚度。
由于蓝宝石晶体材料具有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并且耐酸、碱腐蚀;硬度很高,透光性好,力学机械性能好,耐磨和抗风蚀等特点,通过增加蓝宝石镀膜层,显著提高了触控屏对外界摩擦、湿气、灰尘等的抵抗能力,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为了尽可能提高触控感应的准确度,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极层由多个条形电极平行排列组成,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层由多个条形电极平行排列组成,显示面板的电极层的条形电极排列与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层的条形电极垂直。
在产生触控时,通过判断相应的交叉位点即可得知触控区域;同时可以通过增加条形电极数目使得触控更加精确。
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透光度,改善显示效果,所述条形电极均为ITO导电薄膜。
为了保证镀膜具有必要的耐磨能力,而又不影响透光性和产品的厚度,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优选的,所述蓝宝石镀膜层的厚度为200-500u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明基板为玻璃基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基板为绝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
通过上述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屏得以实现有效降低产品的体积和厚度,并提高产品的耐磨度,改善产品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的耐磨电容触摸屏,包含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具有透明的玻璃基板1,在玻璃基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极层11;该电极层11由多个水平平行的ITO导电薄膜条形电极110组成;在玻璃基板1的另一侧具有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由第二基板2、触控电极层21以及蓝宝石镀膜层22组成,其中触控电极层21与电极层11分别位于玻璃基板1的两侧,触控电极层21由多个纵向平行的ITO导电薄膜条形电极210组成,这些条形电极分布在玻璃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蓝宝石镀膜层22贴合在第二基板表面构成保护。
在制造时,首先将触控电极层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一侧,然后在另一侧表面贴 合蓝宝石镀膜层,从而形成触控面板,再将触控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即完成整个触摸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泽金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泽金光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0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IL过渡段导体连接结构
- 下一篇:蜂窝式电除尘器的煤气导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