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028.8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忠辉;吴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8 | 分类号: | B62D25/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407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车 翻转 挡泥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罐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罐车用挡泥板大多是直接与车架固定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挡泥板在装配过程中较为复杂,如出现偏差会导致挡泥板无法安装,特别当车轴需要维修时,由于挡泥板与车架之间的空间很小,需要拆卸挡泥板才能进行,从而给维修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液罐车安装有软管箱,软管通常是固定在挡泥板的上方,这不仅占用较多空间而且耗费较多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具有转动功能的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包括挡泥板,还包括气弹簧和旋转机构,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和铰链座,所述旋转座固定于所述挡泥板,所述铰链座的一端固定于车架,所述铰链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座铰接。
其中,所述挡泥板包括前板、后板、侧板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气弹簧固定座,所述气弹簧固定于所述气弹簧固定座。
其中,所述气弹簧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气弹簧与其对应的所述气弹簧固定座连接。
其中,所述侧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装设有所述旋转机构。
其中,所述旋转座设置有限位螺丝,所述旋转座绕铰接轴旋转的角度为0~180度。
其中,所述顶板设置有软管固定座,所述软管固定座开设有用于固定软管的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设置为倒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包括挡泥板,还包括气弹簧和旋转机构,气弹簧的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和铰链座,旋转座固定于挡泥板,铰链座的一端固定于车架,铰链座的另一端与旋转座铰接,从而使挡泥板可以绕铰接轴旋转,将挡泥板向上翻起,在翻转过程中,气弹簧提供推力并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挡泥板自动上翻,并最终停留在一定高度的位置处而不会掉下来;当需要对车轴和轮胎进行维修或保养时,只需要将挡泥板向上翻起,维修人员即可进入车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挡泥板装置实现了挡泥板的活动式翻转,其操作简单,便于对车架或轮胎的维修和保养。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处于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的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包括有:
挡泥板1;
前板11、后板12、侧板13、顶板14;
气弹簧2;
车架3;
旋转座4、限位螺丝41;
铰链座5;
气弹簧固定座6;
软管固定座7、凹槽71;
软管8;
轮胎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种液罐车翻转式挡泥板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挡泥板1,还包括气弹簧2和旋转机构,气弹簧2的一端与车架3固定连接,气弹簧2的另一端与挡泥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4和铰链座5,旋转座4固定于挡泥板1,铰链座5的一端固定于车架3,铰链座5的另一端与旋转座4铰接。
具体的,挡泥板1包括前板11、后板12、侧板13和顶板14,轮胎9位于前板11和后板12之间,顶板14设置有气弹簧固定座6,气弹簧2固定于气弹簧固定座6。
气弹簧2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气弹簧2与其对应的气弹簧固定座6连接,气弹簧固定座6可以视安装位置的不同而调节高度,便于安装。根据液罐车的不同情况,通过对气弹簧2数量和位置的调整,可以设计出不同长度的挡泥板1,气弹簧2收紧有一定的预紧力,从而降低挡泥板1的晃动,使挡泥板1具有很好的承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