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007.4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宽;徐旭初;甘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38 | 分类号: | F16D13/38;F16D25/06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鹏松;严志军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的离合器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的一种类型是双离合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在偶数挡传动比与奇数挡传动比之间选择的双离合器。双离合器可以是湿式的或干式的。汽车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具有革命性的变速器系统,干式双离合器利用膜片弹簧,即屈从性杠杆来致动。干式双离合器分离系统作为核心技术,已逐渐被公众熟悉。目前可自调节的干式双离合器已经被成功开发和使用。自调节的干式双离合器的优点是在离合器磨损后可以保证稳定的离合器行程、离合器啮合点位置等,但是自调节机构复杂、零件多、技术要求高、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离合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离合器系统,其包括:
支架;
第一压盘,其相对所述支架固定;
第二压盘,其在轴向上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盘移动;
离合器盘,其位于所述第一压盘与所述第二压盘之间;及
杠杆元件,其包括第一支点、第二支点及致动部,所述第一支点支撑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支点支撑于所述第二压盘,所述杠杆元件的所述致动部能被致动通过所述第二支点驱动所述第二压盘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盘轴向移动以夹紧所述离合器盘;
其中所述离合器盘能阻止所述致动部的移动而限制所述杠杆元件的致动极限。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离合器盘为第一离合器盘,所述杠杆元件为第一杠杆元件,所述离合器系统还包括:
第三压盘,其在轴向上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盘移动;
第二离合器盘,其位于所述第一压盘与所述第三压盘之间;
拉盖,其固定于所述第三压盘;
第二杠杆元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压盘的与所述第三压盘轴向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杠杆元件包括支撑于所述支架的第一支点及支撑于所述拉盖的第二支点;及
致动器,其包括:
壳体,其上设置止挡部件;及
伸缩件,其能在致动行程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离合器系统的轴向运动以致动所述第二杠杆元件,所述第二杠杆元件被致动时通过其所述第二支点驱动固定于所述拉盖的所述第三压盘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盘轴向移动以夹紧所述第二离合器盘,并且所述伸缩件被所述止挡部件限制致动极限。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离合器系统还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致动器为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二液压缸同轴地设置。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压缸嵌套于所述第二液压缸中。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所述止挡部件为安装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壳体上的挡圈。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所述伸缩件接触所述挡圈时达到所述伸缩件的致动极限。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所述杠杆元件为膜片弹簧,所述第一支点位于所述杠杆元件的外围处,所述致动部位于所述杠杆元件的中部,所述第二支点位于所述致动部与所述第一支点之间。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压盘与所述第一压盘接触所述离合器盘后,所述致动部经过进一步的行程而使所述杠杆元件的与所述致动部轴向相对的位置接触到所述离合器盘,在所述离合器盘接触所述杠杆元件时所述杠杆元件达到所述致动极限。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离合器系统还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穿过所述第一离合器盘、所述第二离合器盘、所述第一杠杆元件、所述第二杠杆元件、所述第一压盘、所述第二压盘、所述第三压盘及所述拉盖。
在前述的离合器系统中,可选地,在所述第三压盘与所述第一压盘接触所述第二离合器盘后,所述伸缩件经过进一步的行程才接触到所述挡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系统可以安全地实现大的分离行程,通常可达到自调节离合器分离行程的两倍,在离合器磨损后可以保证稳定的离合器行程、离合器啮合点位置等。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系统不需要提供离合器磨损自调节装置,没有零件繁多的复杂调节机构,不需要预留双离合器磨损行程空间,从而低成本地解决双离合器磨损补偿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分离行程大等优点。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伞状直通式散热制动盘
- 下一篇: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