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隧道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716.0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龙;何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隧道 远程 自动化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电缆隧道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隧道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对电力隧道的安全运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对电力隧道给与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从工程规划、勘查、设计到施工、监测,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都需要大量数据支持。数字化电力隧道可以从工程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必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使得在必要时实时调出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做出正确客观的决策。
城市电力隧道有别于一般隧道工程的是,其通常在人口稠密、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建设。不仅要考虑建设区域的工程地质情况,还要考虑隧道所经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城市地表人口密集程度、建筑物分布、地下管线和地下已有构筑物等。在人类愈来愈关注安全与环保的情况下,工程的施工所带来的沿线的环境地质问题,比如地表沉降等,已经引起大家的相当重视。需要对隧道施工过程采取数字化远程监控,及时掌握隧道周围地表变形等信息。城市电力隧道,工程项目大、投资多,施工工期长,涉及到大量的施工及监测等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量相当庞大甚至是海量的,将这些海量数据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从而避免繁琐的档案数据管理之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隧道施工安全及稳定性、准确及时记录数据的电缆隧道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缆隧道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隧道测量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和电源,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设在电缆隧道内,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和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的电源分别连接隧道测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
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设有多个。
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包括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或振弦式传感器。
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包括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渗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数据采集器和串口以太网连接器。
所述的数据采集器和串口以太网连接器集成设置在一个箱体内。
所述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包括工控机和显示终端,所述的工控机和显示终端分别通过以太网与串口以太网连接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对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及稳定性进行监控,准确及时地记录和掌握结构情况,确保隧道能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的正常和稳定,具有自动化、数据化的优点,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隧道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隧道测量传感器1、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和电源2,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1设在电缆隧道内,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1通过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和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的电源2分别连接隧道测量传感器1和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
所述的隧道测量传感器设有多个,包括电阻式、电感式、振弦式等高精度传感器,包括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渗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隧道工程的应力、应变、位移、渗压、温度等参数,并根据项目的需要可以将Leica全站仪、水准仪接入本系统中,对隧道工程的施工和运营状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
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可根据隧道测量传感器的数量设置多个。所述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数据采集器3和串口以太网连接器4,且数据采集器3和串口以太网连接器4集成设置在一个箱体内。所述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包括工控机5和显示终端6,所述的工控机5和显示终端6分别通过以太网与串口以太网连接器4连接。工控机5采用具有奔腾4处理器及WindowsXP操作系统的主机,通过以太网对串口以太网连接器4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隧道工程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显示终端6通过以太网对串口以太网连接器4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隧道综合数据的远程监测系统
- 下一篇: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