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公交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405.1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1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王月玲;王中云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公交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手,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公交车上可升降调节高度的扶手。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由于公交车的座位数量有限,许多乘客只能站立在公交车上,为了保证安全,站立的乘客需要抓紧公交车的扶手。公交车的扶手都位于车内的高处,身高较矮的乘客很难抓到并抓牢扶手,当公交车转弯、加速以及紧急制动时,容易发生意外。
在先专利《可升降公交扶手》申请号:200820191351.5提出了一种可升降的扶手,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依然存在许多缺陷,这种扶手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扶手的高度,可调整的高度范围有限,并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下扶手杆旋下,下一个人使用时,又需要用较长的时间调节到所需高度,调节高度消耗的时间长,在调节还未完成时,公交车可能已经启动并进入行驶状态,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调整范围大,高度调节迅速的升降公交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公交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把手,扶手本体固定在公交车上,扶手本体中空且下端设有开口,扶手本体内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卷簧,扶手本体内的下部安装有拉力锁紧机构,转轴上缠绕有绳带,绳带的内端与转轴连接;绳带的外端依次穿过拉力锁紧机构和开口后,与把手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的拉力锁紧机构包括拉紧弹簧、开口向上的U形制动块、安装在扶手本体上的夹紧柱,U形制动块的中部与扶手本体轴接,夹紧柱位于U形制动块的开口内,绳带从夹紧柱与U形制动块之间穿过,夹紧柱通过拉紧弹簧与U形制动块的后端连接,U形制动块的后部设置有可使绳带穿过的开口或通孔。
优选的是,U形制动块前部的内侧安装有可与夹紧柱啮合的摩擦轮,摩擦轮轮面上设置有花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升降公交扶手的扶手本体和把手通过较长的绳带连接,使扶手的高度调节范围较大。扶手设置的拉力锁紧机构,使乘客用较小的力就可将绳带拉出,降低把手的高度,增大拉力即可将把手固定。松开把手,把手又会迅速回升的初始高度,使乘客可快速的调整扶手的高度并固定,消除了调整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拉力锁紧机构设置的摩擦轮,增强了捏紧力,提高了把手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升降公交扶手的透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公交扶手,如图1所示,包括扶手本体1和把手2,扶手本体1固定在公交车上,扶手本体1中空且下端设有开口,扶手本体1内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上安装有卷簧,扶手本体1内的下部安装有拉力锁紧机构,转轴3上缠绕有绳带4,绳带4的内端与转轴3连接;绳带4的外端依次穿过拉力锁紧机构和开口后,与把手2相连。
拉力锁紧机构包括拉紧弹簧5、开口向上的U形制动块6、安装在扶手本体1上的夹紧柱7,U形制动块6的中部与扶手本体1轴接,夹紧柱7位于U形制动块6的开口内,绳带4从夹紧柱7与U形制动块6之间穿过,夹紧柱7通过拉紧弹簧5与U形制动块6的后端连接,U形制动块6的后部设置有可使绳带4穿过的开口或通孔。
U形制动块6前部的内侧安装有可与夹紧柱7啮合的摩擦轮8,摩擦轮8轮面上设置有花纹。
升降公交扶手位于初始状态时,绳带4缠绕回收在转轴3上,把手2处于较高位置,拉紧弹簧5拉紧U形制动块6的后端,使U形制动块6与夹紧柱7之间留有空隙。
使用时,乘客使用较小的力拉动把手2,由于拉力较小,绳带4对于U形制动块6后部的压力较小,拉紧弹簧5的拉力依然可使U形制动块6与夹紧柱7之间留有空隙,绳带4可顺利的从U形制动块6与夹紧柱7之间滑过,将绳带4从拉出扶手本体1,使把手2的高度降低。
当把手2降低到乘客适宜的高度后,用较大的力向下拉把手2,绳带4对于U形制动块6后部的压力较大,使U形制动块6克服拉紧弹簧5的拉力,U形制动块6前部向上翘起,夹紧柱7与摩擦轮8将绳带4捏紧,使把手2的高度固定。
乘客下车后,把手2上的拉力消失,拉紧弹簧5将U形制动块6拉回到初始位置,转轴3上的卷簧驱动转轴3将绳带4卷起并收回到扶手本体1,把手2回到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美工刀
- 下一篇:一种矿用环境探测机器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