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防护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181.7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装置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防护装置及具有所述后防护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防护装置,通常是通过将横梁固定至左右两侧的车架纵梁上而形成的。由于车辆要求有较大的后防护宽度,因此,后防护装置的横梁具有较大的宽度。这样,采用支架将横梁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后,横梁的左右悬臂较长,悬臂处强度较低,发生追尾等碰撞事故时,容易变形,造成安全事故。对于宽度较大的平板车而言,尤其如此。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防护装置的正视示意图,该图的视角为从车辆后方进行观察。如图1中所示,后防护装置的横梁2通过左支架3和右支架4固定至车辆的两根车架纵梁1。横梁2在左侧和右侧均有较大的悬臂,从而在横梁的左侧和右侧悬臂处的强度较低。
由此希望有一种新型的后防护装置来提高横梁悬臂处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后防护装置来提高横梁悬臂处的强度,以更好地对车辆提供后部防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防护装置,所述后防护装置包括横梁和支架,其中,所述横梁通过所述支架安装至车架纵梁,所述后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加强斜撑,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一端连接至横梁的悬伸段,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支架和/或所述车架纵梁。
由于在横梁的悬伸段和支架之间增加了加强斜撑,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后防护装置,增加了强度,尤其是悬伸段处的强度。在受到来自车辆后方的冲击时,横梁不容易弯曲及变形,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一端焊接至所述悬伸段,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二端焊接至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悬伸段的中部处。
优选地,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所述车架纵梁的下缘。
优选地,所述加强斜撑的横截面为矩形、U形或工字型。
优选地,所述加强斜撑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在15度和6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30度和45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括如上所述后防护装置的一种车辆。例如,所述车辆为平板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后防护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防护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后防护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本体的防缩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整车CAN总线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