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OC载体封装高速穿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980.0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平;袁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oc 载体 封装 高速 穿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OC载体封装高速穿孔机,具体的说是用于柴油机后处理装置中的POC载体穿孔及安装固定销的封装,属于高速穿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苛刻的环保法规要求,许多国家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研究相应的技术策略去降低柴油机的污染排放,目前对于轻型柴油车采用安装DOC(氧化型催化器)+POC(颗粒捕给器)的技术方案。
由于DOC采用的是陶瓷载体结构,同汽油机一样,对其封装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而对于POC载体由于采用的是金属波网卷制结构的载体,对其封装设计目前国内尚未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目前的封装技术大多采用的是电火花穿孔或液压机压孔等,其效率低、制造成本高且会带来制造过程的实效模式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POC载体封装高速穿孔机,借助于POC载体的金属波网状结构,使其在顶针做穿孔运动时对顶针产生了阻力的同时又对顶针起到了导向支撑作用,使顶针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直线运动对POC载体进行刺破及穿透,而不发生断裂,而后在穿透后所形成的通孔中通过自动方式穿入销钉起到固定封装POC载体的作用,顶针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直线运动对POC载体进行刺破及穿透,而不发生断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POC载体封装高速穿孔机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底板,其特征是:底板上从左到右依次固定第一气缸支架、第二气缸支架、第一固定支架、夹紧支架、装料匣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三气缸支架和第四气缸支架,第一固定支架上端固定第一导向筒,第二固定支架上端固定第二导向筒。夹紧支架左右两端分别安装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夹紧支架上端固定夹紧气缸,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夹紧板。装料匣支架上端固定装料匣,装料匣一端安装第三导向套。
第一顶针气缸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气缸支架、第二气缸支架上。第一顶针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前端通过第一固定盖紧固连接第一顶针,第一顶针前端位于第一导向套中,第一顶针气缸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在第一导向筒内做直线运动。第二顶针气缸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气缸支架、第四气缸支架上。第二顶针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前端通过第二固定盖紧固连接第二顶针,第二顶针前端位于第三导向套中。第二顶针气缸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在第二导向筒内做直线运动。所述底板上固定控制柜支架,控制柜支架上固定控制柜。
进一步的,第一导向套、第二导向套和第三导向套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进一步的,夹紧板上连接多个导向杆,多个导向杆上端滑动安装在夹紧支架上。
进一步的,第一导向筒外设有第一安全罩。
进一步的,第二导向筒外设有第二安全罩。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效实用,节能环保,顶针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直线运动对POC载体进行刺破及穿透,而不发生断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底座、3-第一气缸支架、4-第一顶针气缸、5-第二气缸支架、6-第一连接杆、7-第一固定盖、8-第一顶针、9-第一导向筒、10-第一导向套、11-夹紧板、12-夹紧气缸、13-导向杆、14-第二导向套、15-装料匣、16-第二导向筒、17-第二顶针、18-第二固定盖、19-第二连接杆、20-第三气缸支架、21-第二顶针气缸、22-第四气缸支架、23-第一固定支架、24-夹紧支架、25-装料匣支架、26-第二固定支架、27-第一安全罩、28-第二安全罩、29-控制柜、30-控制柜支架、31-第三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固定在底座2上的底板1,底板1上从左到右依次固定第一气缸支架3、第二气缸支架5、第一固定支架23、夹紧支架24、装料匣支架25、第二固定支架26、第三气缸支架20和第四气缸支架22。第一固定支架23上端固定第一导向筒9,第二固定支架26上端固定第二导向筒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轮罩
- 下一篇:汽车方向盘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