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4051.6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秦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振涛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双向 无级 阻尼 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减震器用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用于根据路况变化自动调节减震器中油液的阻尼。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辆用减震器为主动式减震器效果最好。其可以根据路面和车速自动选择减震器的刚度、阻尼。其优点是,在低速和平整路面时阻尼较小,乘坐舒适,高速和颠簸路面时阻尼变大,消耗更多的路面冲击能量,操作性好。但是其牵扯到复杂的控制单元、执行单元,其使用的液压减震器构造复杂,造价较高,而且路面信号经过控制单元、执行单元再到减震器动作就会发生动作滞后的现象,因此并不能精确应对每一次路面起伏,减震效果受到了局限。另一种被动式减震器虽然造价低,构造简单,但因设计原因,在低速和平整路面时阻尼力大,高速和颠簸路面时,阻尼力反而变小,而为了照顾高速和颠簸路面时车辆操控性,设计时往往选择较大的阻尼,所以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主动式减震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动作滞后,而被动式减震器减震效果不好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整减震器阻尼的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实现减震器在低速和平整路面时阻尼小,乘坐舒适。在高速和颠簸路面时,根据冲击力大小自动无级调节减震器阻尼大小,应对每一次路面变化,操控性好。并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造价低。另外该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不仅可以和普通减震弹簧、气体弹簧配合在单筒液压减震器、双筒液压减震器中使用,而且可以在现有的主动式减震器中安装,替代其液压阻尼调节机构,使其液压调节反应更快速、准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减震器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安装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由上阀体,下阀体和阀片构成,按上阀体,阀片和下阀体的顺序依次安装紧固在液压减震器活塞杆上。上阀体,下阀体和阀片中间有形状相同的孔,可以安装在活塞杆上。上阀体,下阀体和阀片中间孔上有一个以上直边,固定其在活塞杆上的圆周位置,防止在活塞杆上转动。活塞杆上和上阀体,下阀体、阀片配合的部位,形状和上阀体,下阀体、阀片的中间孔吻合,防止上阀体,下阀体、阀片在活塞杆上转动。上阀体,下阀体外圈有密封件隔绝减震器上下腔油液,使其同时具备减震器活塞的功能。上阀体圆周上布置有两个以上贯通上下的通道,通道在与阀片配合的一面形成阀口。下阀体圆周上布置有两个以上贯通上下的通道,通道在与阀片配合的一面形成阀口。上阀体与阀片配合的面是曲面,其曲面从中心向外圆离阀片距离渐渐变大。下阀体与阀片配合的面是曲面,其曲面从中心向外圆离阀片距离渐渐变大。阀片是一个薄板,有弹性变形性能,可根据油液压力大小下沿着上阀体或下阀体表面遮盖阀口,调整阀口大小。在路面起伏产生冲击,减震器压缩时,减震器上下腔产生压差,油液向上流动,在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 阀片处产生推力,推力使阀片向上移动,沿着上阀体的下表面逐渐关小阀口。冲击力的大小决定阀口的大小。在低速和平整路面时,冲击力小,阀口保持较大开度,阻尼小,减震器处于“软”状态,乘坐舒适。高速和颠簸路面时,冲击力大,阀口调节到较小开度,阻尼变大,减震器处于“硬”状态,消耗更多路面冲击能量,提供更好的操控性。
减震器释放时,减震器上下腔产生压差,油液向下流动,在自动双向无级阻尼调整阀阀片处产生推力,推力使阀片向下移动,沿着下阀体的上表面逐渐关小阀口。减震器回弹力的大小决定阀口的大小。回弹力小,阀口保持较大开度,阻尼小,消耗较少减震器弹簧反弹能量。回弹力大,阀口调节到较小开度,阻尼变大,消耗较多减震器弹簧反弹能量,乘坐舒适。
其中的阀片既是感应元件,又是执行元件,在感应到油液压力大小的同时,阀片就已贴着上阀体或下阀体表面,弯曲变形把阀口关闭到对应位置,反应无滞后,可以对每一次路面起伏进行反应。同时阀片在关闭阀口时,阀片接触到阀口的部分就不再弯曲,未接触到阀口的阀片继续受力弯曲,而随着阀口逐渐被关闭,未接触到阀口的阀片部分逐渐变少,阀片刚度变大,需承受更大的压力才能继续变形覆盖阀口,因此阀片工作时具有变刚度的工作特性。可以使每一次的阻尼调节都是无级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路况,自动双向无级调整减震器阻尼,兼顾了乘坐舒适,操控性好的优点。2.反应速度快,应对每一次路面变化。3.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造价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因上阀体、下阀体结构原理基本相同,所以用图2一张图表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阀体(3)、下阀体(7)结构的三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振涛,未经秦振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4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水设备密封件
- 下一篇:用于夹持摩擦片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