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作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3434.5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松下博昭;古木大树;成田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形成在车体上的驾驶部配置有转向单元、驾驶座和驾驶操作台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如上所述构成的以往的作业车辆,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驾驶部具有转向单元、驾驶座、驾驶操作台以及副驾驶座的联合收割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在沿着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上的车体中心线上,方向盘和驾驶座并排配置,在紧靠该驾驶座的左右侧部位配置有驾驶操作台和副驾驶座。副驾驶座是作为收纳箱的盖起作用的折叠式座位。在如上所述的驾驶部的驾驶设备的配置中,由于驾驶员位于车体中心,因此,可认为能够均等地注视前方左右的视野。但是,在联合收割机这样的作业车辆中,在实际驾驶时,驾驶员不仅需要操作方向盘,而且需要对设置于在左右方向的任一方配置的驾驶操作台的变速杆和作业杆进行操作。因此,乘坐于驾驶座的驾驶员在驾驶时的上半身的姿势往往朝向驾驶操作台,与此相应地导致驾驶员的视线也相比车体中心向配置有驾驶操作台这一侧稍微转移。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911471号说明书(图2)
实用新型内容
如上所述,在作业车辆中,在驾驶部配置各种驾驶设备的情况下,在车体中心线上配置驾驶座和转向单元这种配置结构未必是最佳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驾驶座的左右适当地配置有驾驶操作台等设备的驾驶部的作业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辆具有:具有前后方向上的车体中心线的车体、在所述车体上形成的驾驶部、配置于所述驾驶部的驾驶座、在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横穿的并排方向上与所述驾驶座的一侧邻接地配置于所述驾驶部的驾驶操作台、在所述并排方向上配置于所述驾驶部的第一实用部、以及在所述驾驶座的前方配置于所述驾驶部的转向单元,所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座自所述车体中心线向一侧偏移,所述驾驶操作台自所述车体中心线向另一侧偏移。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车体前后方向或简称的前后方向指的是作业车辆的行驶方向,表示位置关系的前、后这样的语句也是基于该车体前后方向。另外,车体横穿方向或简称的横穿方向指的是与车体前后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向。
在该结构中,驾驶座和驾驶操作台在横穿方向上邻接地配置,此时,驾驶座自车体中心线向与驾驶操作台相反的方向偏移。由此,直立地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的视线自车体中心线偏移,但在为了操作设置于驾驶操作台的操作杆等而稍微使重心移动或转动身体的情况下,其视线偏差减小,甚至被消除。
另外,优选为,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在驾驶座的与驾驶操作台相反的一侧配置实用部,与驾驶员的左右邻接的空间可以供对驾驶员而言使用价值高的设备占有。另外,作为利用价值高的实用部,列举具有顶板的收纳箱、折叠椅子、固定椅子等,但若设为能够就座于收纳箱的顶板的形态、例如在表面安装有坐垫等,则可以供进入驾驶部的同乘者乘坐,很合适。
并且,在供配置的实用部具有两个的情况下,使第一实用部与驾驶座邻接地配置,使第二实用部与驾驶操作台的外侧邻接地配置即可。即,通过将第二实用部在所述并排方向上与所述驾驶操作台的与所述驾驶座相反的一侧邻接地配置,能够平衡地利用驾驶座左右的空间。
此时,可以采用如下配置结构:在由所述车体中心线划分的所述驾驶部的一方的半分割区域包括所述驾驶座、所述转向单元和所述第一实用部,在另一方的半分割区域包括所述驾驶操作台和所述第二实用部。尤其是,在横向排列的驾驶座、驾驶操作台和第一及第二实用部的设置面积相近的情况下,上述设备在横穿方向上良好地分布,很合适。
在如下情况下,即所述驾驶部设置在利用驾驶室与外部划分边界的空间内,该驾驶室具有在俯视时向前方凸出弯曲的前倒倾斜姿势的前窗玻璃,在这种情况下,配置在驾驶室内空间的前侧的大型设备实质上只有转向单元,使得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良好。
在所述驾驶室的侧方配置有水平的踏板,包括踏板在内的所述驾驶室的车体横穿方向的宽度构成与车体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所述驾驶室自所述车体中心线偏移踏板宽度的一半,若采用上述结构,则从踏板上就可以对设置于驾驶室周边的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从而减轻维护检修的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3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