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摇车煞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2968.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廖忠义;李冈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B62M1/14;F16C1/14;F16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煞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手摇车煞车结构,尤指一种可以避免保护套管因扭转拉扯而断裂破损的煞车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摇式身障车主要是供下肢行动不便的身体残障者所乘载,而且是供身障者以手摇的方式来驱动车轮前进。如美国发明专利第7722071号、美国发明专利第5853184号及美国发明第5501480号等专利所示,这些专利均是包括一个三轮式车架及一手摇式动力机构,其车架前端中央枢设前轮,后端两侧各枢设后轮,车架中段设有座垫,手摇式动力机构包含摇柄机构及动力传递机构,摇柄机构可供使用者摇转而产生旋转力,该旋转力经动力传递机构以驱动该前轮或该后轮旋转前进。摇柄机构除了驱动车轮之外,必须设置握把,以供使用者握持而达到转向控制的目的;此外,现有结构必须在握把上枢设剎车杆,以连动剎车控制机构,进而达到控制手摇式身障车的剎车目的。
由于现有结构的剎车线及保护套管一端连结在剎车杆的枢座上,另端则固定在车架上,当摇柄机构摇转时,剎车线及保护套管会随着摇柄机构的摇动而扭转拉扯,经长期使用较容易使保护套管断裂破损,以致因剎车线外露而与车架或人体发生磨擦或接触,因而导致车架或煞车线发生磨损情事,甚至发生人体皮肤损伤的情事,因而造成摇转操作上的不便与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破损强度高且安全性能高的手摇车煞车结构,以解决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摇车煞车结构,其包括设在一车架上的一手摇式动力机构;所述手摇式动力机构包括一摇柄机构及一动力传递机构;所述摇柄机构包括一曲柄及一设置在该曲柄上的把手,该把手供使用者握持摇转该曲柄而产生一旋转力,该旋转力经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驱动该车架上的轮子运转;所述摇柄机构布置有一剎车控制机构,该剎车控制机构包括一剎车线及连接该剎车线的一剎车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剎车线外周套设包括有一第一保护套管及一第二保护套管;所述第一保护套管具有相反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二保护套管具有相反向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对并具有间距而形成一间隔,所述剎车线在所述间隔形成有一裸露段,该裸露段穿设在一旋转接头组件上,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三端抵接于所述旋转接头组件并呈可相对转动而不可相对移动的连接状态。
所述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相互组接呈可相对转动而不可相对移动的一第一环体及一第二环体;所述第一保护套管的所述第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一环体内,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所述第三端插置在所述第二环体内,所述裸露段贯穿所述第一环体及所述第二环体。
所述第一环体及所述第二环体套接于一接管,所述第一环体及所述第二环体相对所述接管呈可相对转动而不可相对移动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内壁设有沿着其轴向螺旋环绕延伸的一螺旋片体。
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所述第四端抵接固定在供所述剎车柄枢接的一枢座上。
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曲柄的长度的2倍。
所述车架为一个三轮式的车架,所述车架前端中央设一前轮,所述车架的后端两侧各设一后轮,所述车架的中段设有座垫。
一种手摇车煞车结构,其包括设在一车架上的一手摇式动力机构;所述手摇式动力机构包括一摇柄机构及一动力传递机构;所述摇柄机构包括一曲柄及一设置在所述曲柄上的把手,该把手供使用者握持摇转该曲柄而产生一旋转力,该旋转力经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驱动所述车架上的轮子运转;所述摇柄机构布置有一剎车控制机构,该剎车控制机构包括一剎车线及连接该剎车线的剎车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剎车线外周套设包括有一第一保护套管及一第二保护套管;所述第一保护套管具有相反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二保护套管具有相反向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对并具有间距而形成一间隔,所述剎车线在所述间隔形成有一裸露段,该裸露段穿设在一旋转接头组件上,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三端抵接于所述旋转接头组件并呈可相对转动而不可相对移动的连接状态;所述旋转接头组件包括相互组接呈可相对转动而不可相对移动的一第一环体及一第二环体;所述第一保护套管的所述第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一环体内,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所述第三端插置在所述第二环体内,所述裸露段贯穿所述第一环体及所述第二环体;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所述第四端抵接固定在供该剎车柄枢接的一枢座上;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内壁设有沿着其轴向螺旋环绕延伸的一螺旋片体。
所述第二保护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曲柄的长度的2倍。
所述车架为一个三轮式的车架,该车架前端中央设一前轮,所述车架的后端两侧各设一后轮,所述车架的中段设有座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2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