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824.7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士尧;吴柏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83 | 分类号: | G06F21/8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纹 感应 辨识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通过指纹感应辨识来使输入装置进行相关指令送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辨识技术于今日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技术,由于每个人身上的指纹特征皆不相同,所以指纹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密码,它主要提供某些特定人士进行通行的相关技术,如最常使用在门禁系统上。但是由于一般的指纹系统体积较大,所以可以进行相关程序的装置也因此被限定,而前阵子,公开出一种压力式指纹装置,不同以往的指纹辨识装置,它的优点在于体积小,可将一般的指纹辨识系统做得比较小,或是方便整合到别的装置中。
在这个输入装置普及的时代中,键盘、鼠标或种种输入装置等等,随处可见,而在这么便利的时代下,难免会有盗用他人装置的情况发生。倘若对于这些输入装置结合所述种压力式指纹装置,则非一般输入密码容易破解,所以能运用在凭证签章以进行身份认可来送出指令的方式上,指纹辨识方式是具有相当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结合指纹辨识功能与一般输入装置,进行诸如保密、加签、认证等等身份认可等以进行指令或信号送出的程序,以确保输入装置为本人所使用。
根据上述所说,本实用新型主要归纳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其包括:一输入装置,系接收通知信号,以执行所述输入装置相关指令送出的程序,其至少包括:一指纹感应辨识装置,其包括:一感应单元系接收手指按压的压力,以产生所述手指纹路的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一辨识单元,与所述感应单元电性连接,以接收、辨识所述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一指纹特征数据;一微控制处理器,与所述辨识单元电性连接,将所述指纹特征数据与指纹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对,若有符合则送出一通知信号;以及一指纹数据库,与所述微控制处理器及所述辨识单元电性连接,以储存所述至少一个预设指纹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更包含一通讯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出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输入装置的内部执行元件,以执行所述输入装置相关指令送出的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所述通讯单元是以:第三代行动通讯(3rd-Generation,3G)、第四代行动通讯(4th-Generation,4G)、无线电(Radio Freqency,RF)、低速短距离传输(Zigbee)、蓝牙(Bluetooth)、Wifi、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红外线的方式无线传送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输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输入装置是通过导线连接,以便利用有线方式送出所述通知信号至所述输入装置的内部执行元件,以执行所述输入装置相关指令送出的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所述输入装置为键盘、鼠标、遥控器或具有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出指令的输入装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结合指纹辨识功能与一般输入装置,进行诸如保密、加签、认证等等身份认可等以进行指令或信号送出的程序,以确保输入装置为本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方块图;
图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输入装置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入装置;11-指纹感应辨识装置;111-感应单元;112-辨识单元;113-微控制处理器;114-指纹数据库;115-通讯单元;12-电路板;121-指令送出单元;2-遥控器;3-平板电脑;4-智能型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片角度控制旋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分划板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