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晶体高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914.2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何育坤;曾向鑫;万永;肖益波;李忠平;朱红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晶体 高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铸锭炉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顶部加热器及顶部保温板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的生产主要流程分为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和冷却五个阶段。其中熔化阶段将硅料从固体熔化为液体,长晶阶段为从液体生长为固体。为了提高硅片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多晶硅铸锭中会采取在坩埚底部预埋籽晶的方法,为了保证籽晶不被完全融掉,需要在熔化过程中,不断测量硅料的熔化情况。在长晶阶段,有时也需要测量晶体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工艺改良。在以往,这种测量都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操作人员需要爬上3米多高的平台上,拧开固定长晶棒的螺丝,一手持长晶棒,一手持直尺,由于硅液的温度高达1400℃以上,因此测量时需要迅速进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测量时,全凭操作人员的手感判断是否接触到晶体,因此测量精度无法保证,一般需要连续测量两次。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情况不同,往往会造成由于长晶棒在硅液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长晶棒断裂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晶体高度的装置,其既能满足测量晶体高度要求,又能提高测量精度,延长长晶棒的使用寿命。
一种测量晶体高度的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直线运动电缸,所述直线运动电缸上设置有施压气缸,所述施压气缸的气缸座紧固于所述直线运动电缸的活塞杆,所述施压气缸的气缸臂的底部紧固连接拉压传感器的上端部,所述拉压传感器的下部紧固连接长晶棒夹持块,所述长晶棒夹持块的侧部嵌装于所述气缸座的直线导轨槽内,所述长晶棒夹持块的夹持端夹装有长晶棒,所述拉压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至电气控制模块,所述直线运动电缸、施压气缸分别通过连接线连接至所述电气控制模块,所述电气控制模块支承于所述机架。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连接线均通过电缆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电气控制模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操作人通过电气控制模块发出测量命令,直线运动电缸驱动长晶棒夹持块带动长晶棒向下运动;拉压传感器检测长晶棒反馈的压力;施压气缸给长晶棒施加压力,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当长晶棒接触到晶体时,压力发生变化,当拉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数值超过设定值时,电气控制模块发返回指令,直线运动电缸带动长晶棒返回原始点;同时电气控制模块根据直线运动电缸运行的距离,计算当前晶体的高度,并在电气控制模块上显示出来,直线运动电缸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mm;其既能满足测量晶体高度要求,又能提高测量精度,延长长晶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其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直线运动电缸2,直线运动电缸2上设置有施压气缸3,施压气缸3的气缸座4紧固于直线运动电缸2的活塞杆,施压气缸3的气缸臂5的底部紧固连接拉压传感器6的上端部,拉压传感器6的下部紧固连接长晶棒夹持块7,长晶棒夹持块7的侧部嵌装于气缸座4的直线导轨槽8内,长晶棒夹持块7的夹持端9夹装有长晶棒10,拉压传感器6通过数据线11连接至电气控制模块12,直线运动电缸2、施压气缸3分别通过连接线13、14连接至电气控制模块12,电气控制模块12支承于机架1。数据线11、连接线13、14均通过电缆连接器15连接至电气控制模块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搓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晶炉CCD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