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885.5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冯川;刘健;邓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亿威电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9/00 | 分类号: | B60G9/00;B60G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陈业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双后轴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能源不断紧张,全球范围内空气污染加重,人们越来越重视再生资源、绿色资源的开发应用,以期解决传统用油汽车带来的各种问题。电能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的资源,现有技术中,人们已经研发出方便实用的电动车,如游览观光车等;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景区、保护区、校园等,对空气环境、噪声有较高的要求,往往不允许传统油耗车的使用,为满足游客方便欣赏风景的需求,电动观光车成了首选。
对于现有的电动车,其存在一些不足。如图1所示,为现有电动车的单后轴支撑结构,目前市场上还未有双后轴结构的电动车。图1中,板簧30的弧形向下设置,通过其前后两端的卷耳与车架10连接,其中板簧30的后卷耳通过吊耳片20与车架10间接连接,以适应板簧30受力变形时的伸长和收缩变化;后轴40通过板簧夹紧块50固定在板簧30上。这种传统的电动车后轴支撑结构,其载重能力普遍在1顿左右,1顿的承载能力普遍来说过小,普遍的运载情况都很容易超出其额载范围;而且,其全部的受力支撑都在唯一的一根后轴上,当该轴座出现断裂等不可预知的状况时,极容易造成失控,特别是对于在山地运输的观光电车来说,极其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包括两根用于安装车轮的后轴,所述两根后轴并列设置;还包括板簧和减震器,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轴连接,板簧的中间与电动车的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后轴和电动车的车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簧为弧形板簧,弧形的凸起方向向上
优选的,所述板簧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后轴的两端。
优选的,包括板簧固定座和座耳,所述板簧固定座固定于板簧的中间,所述座耳设于电动车的车架上,板簧固定座和座耳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簧的两端通过夹紧片与后轴夹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至少为四个,分别设于每根后轴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电动车的车架上设有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的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为三面包围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与后轴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孔,所述后轴上设有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的带耳的连接座,所述轴孔和带耳的连接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的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现有技术方案为一条后轴,而本技术方案为两条后轴,通过两条后轴的并列分布,可以给整车设计者提供更大的载重;
2)、现有技术方案的后板簧弧面是朝下安装(背向车架方向),而本技术方案的后板簧的弧面是朝上安装(朝向车架方向),更符合受力学原理;
3)、原有技术方案的板簧是不能转动的,本技术方案的后板簧可以沿着板簧固定座销钉旋转,用以适应凹凸不同的地面带来的两条后轴载荷分布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后轴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后轴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后轴支撑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后轴支撑结构在山地路面上行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后轴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该双后轴的支撑结构应用于电动车领域。
该双后轴支撑结构包括两根后轴1,两根后轴1并列、平行设置,两根后轴1的两端各安装有车轮9,每根后轴1各与不同的电机2驱动连接,电机2驱动后轴1转动,进而带动车轮9转动前进。此外,该两根后轴还可以与同一个电机驱动连接,由同一个电机驱动。
还包括至少两个板簧4,沿垂直于后轴1的方向布置,分别设于后轴1的两端,每端至少设有一个板簧4,板簧4位于车轮9的内侧。板簧4的弧形方向向上设置,板簧4设于后轴1的上方,从而板簧4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轴1固定连接,板簧4的中部与车架11转动连接。
图2中,板簧4的两端通过板簧夹紧片5与后轴1夹紧固定住,后轴1上有特定的固定孔供夹紧片5固定;板簧4的中部通过板簧固定座6、销钉7和设于车架11上的座耳8实现与车架11的转动连接。板簧固定座6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板簧4中部,板簧固定座6与座耳8通过销钉7连接,从而板簧4可以销钉7为轴,绕销钉7旋转。这样在车架11上加载的重量就可以通过板簧固定座6、销钉7传到板簧4,再由板簧4分摊到并列的两条后轴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亿威电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亿威电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空调参数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旋拧的拖车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