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塔式桥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061460.6 申请日: 2013-02-04
公开(公告)号: CN203269550U 公开(公告)日: 2013-11-06
发明(设计)人: 甘先锋;王宏臣;杨水长;孙瑞山 申请(专利权)人: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81B7/00 分类号: B81B7/00;G01J5/22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
地址: 264006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冷 红外探测器 塔式 桥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MEMS器件设计和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塔式桥墩结构。 

背景技术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Uncooled Infrared Detector)广泛应用于军事、汽车、安防、生物医学、电力、航空、警用、森林防火和物联网等领域。近年来,非致冷红外探测器技术获得了重要突破并实现商业量产化。它不仅解决了制冷红外探测器要求低温(-77K)冷却的工作条件,还实现同读出电路的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这种技术适合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批量生产,使红外探测器成本低廉化,从而使红外热像仪的应用从传统的军用领域逐渐推广到民用领域。它响应速率高,具有极低的噪声水平,它工作时无需斩波器辅助,便于大规模生产。工作时,在热敏电阻两端施加固定的偏置电压或电流源,入射红外辐射引起的温度变化使得热敏材料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使电流、电压发生改变,并由读出电路(ROIC)读出电信号的变化,并把电信号转换为图形信号进行成像。 

同时,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加工属于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领域,是一种基于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的一种高科技领域。MEMS技术可将机械构件、驱动部件、电控系统、数字处理系统等集成为一个整体的微型单元。MEMS器件具有微小、智能、可执行、可集成、工艺兼容性好、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但是,在MEMS器件的制造工艺中,涉及到复杂的三维结构,需要使用牺牲层来制作微结构,如微型桥、悬臂梁、悬臂块和质量块等,在制作微结构中,一定包含固定支撑结构即锚点(Anchor,在本专利中,称为桥墩)。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实现了和读出电路的集成,随着技术路线的发展和技术革新,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像元(Pixel)大小从50μm-35μm-25μm-17μm-14μm及以下尺寸发展。但由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是属于MEMS技术领域,有些特殊结构,如支撑结构的桥墩(Anchor),就不能按照像元尺寸等比例进行缩小。所以本发明方法,就是针对Bolometer关键的支撑结构桥墩(Anchor)进行优化和创新,可适用于像元(Pixel)尺寸为25μm,17μm,14μm及以下尺寸的结构和制造工艺之中,并降低工艺制造的难度,确保像元尺寸缩小时,桥墩结构缩小且仍保持原有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并改进和解决尺寸缩小所引入的新的问题。 

现有技术:在牺牲层(厚度为2.0~2.5μm)上蚀刻支撑孔,支撑孔为直孔(各向异性蚀刻)或一定倾斜度(如50~70°)的倾斜孔,然后可使用Lift-off工艺进行Ti、TiNi、NiCr等金属填充,然后完成后面的支撑层、热敏层、介质层、电极层和钝化层等一系列工艺。在介质层工艺完成后,需要在支撑孔位置处光刻和蚀刻通孔(VIA),通孔必须制作在支撑孔(Post Hole)底部的中间,不可蚀刻到桥墩(Anchor)的侧壁。否则,桥墩侧壁被蚀刻,破坏了桥墩的支撑作用,后面无法进行完整的电极布线,电极金属薄膜在此位置处的台阶覆盖差或根本无法进行覆盖;由于要求通孔必须制作在支撑孔底部的中间,要求设计时保留一定的对位容差,如支撑孔(Post Hole)底部比通孔直径大1.0μm。如果通孔要求是2.0μm,支撑孔的高度为2.0μm,倾角为60°,考虑支撑孔内壁的介质厚度为0.3~0.5μm。那么,支撑孔上部桥墩宽度在6.0μm左右甚至更大。随着像元尺寸的缩小,为了保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保持通孔的大小不变才能保证良好的电接触。所以,桥墩(Anchor)大小不能按像元尺寸缩小的比例进行减少,这样就必然占用像元的有效面积,导致器件的填充系数偏低,影响器件的性能。且传统的方法,一般还需要在通孔(VIA)后进行铝(Al)工艺填充或溅射厚的电极金属,填充工艺复杂,厚金属热导大;另外,如果桥墩(Anchor)缩小,通孔的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对位容差就小,会增加通孔层的制造难度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