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炒籽及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072.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映;胡晓军;李群;高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炒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料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油菜、胡麻等油料籽粒热榨油前电加热炒籽和提升兼备的两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为得到香味浓郁的食用油,现有加工技术是对油菜、胡麻等油料籽采用热榨油脂的方法,将油料籽炒热是热榨油必须的前处理。目前,油脂加工企业对油料籽的炒制多数沿用以煤和柴草为燃料的炒锅,该类设备使用时炒制温度不易控制,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热能利用率较低,环境污染严重。中国专利96233304.2公开了“卧式滚筒电炒锅”,在滚筒内加设了固定的电热板,电热板随滚筒在转动中间接加热物料,该设备用电替代了煤或柴草为燃料,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热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电热板固定在滚筒内随着滚筒转动,与物料没有发生直接的接触,存在热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温度控制问题也没有解决。中国专利200720089512.5公开了“滚筒式恒温电炒锅”该设备在筒体内设保温层,保温层内设加热管,加热管内有转筒,加热管连接控温装置,该设备较好地解决了物料均匀加热、控制物料炒制温度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加热管是通过空气将热量传导给转筒,热能利用率仍然不高,使用成本比较高。中国专利201210291988.2公开了“远红外电加热直热式滚筒干燥机”,用碳化硅材料制成滚筒,将电热丝埋在碳化硅材料中,使电热丝产生的红外线直接加热滚筒中的物料,该发明电热转换效率高,节省能源。但是,该专利产品如同其它炒锅一样,炒过的油料籽还需转移至提升机入料口,用提升机将热籽装入榨油机料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加热炒籽及提升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兼顾了炒籽和提升双重功能,是一种节能、环保、兼备炒籽和提升双重功能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加热炒籽及提升装置,由筒体、螺旋叶片、芯轴、物料进口、电热器、保温层、变频电机、芯轴轮、物料出口、流量控制板、控制拉手、接线柱、传感器等构成。所述的筒体底端为密闭状,底部一侧设有物料进口,底端和顶部的中心设置有轴承,在筒体顶部与物料进口相对的一侧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的螺旋叶片焊接在芯轴上,螺旋叶片和芯轴整体插在筒体内,在芯轴的顶端设有芯轴轮。所述的电热器固定在筒体的外侧周边,在电热器的外侧周边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物料进口处设有流量控制板,流量控制板上设有控制拉手。
所述的芯轴轮由变频电机驱动。
所述的保温层内设有传感器。
所述的传感器和电热器的接线柱从保温层引出。
作业时,把本发明的电加热炒籽及提升装置的底端安装在油料堆放处,将物料出口对准榨油机的料斗,将变频电机、电热器接线柱和传感器的电路接通。首先开启电热器,设定加热温度,当达到设定温度后,由传感器自动控制电热器的开关;然后启动变频电机,根据物料的含水量的异同,通过调节频率调整芯轴的转速,若油料的水分含量较高时,将芯轴的转速调节的慢一点,如油料的水分含量较低时,将芯轴的转速调节的快一点;最后将流量控制板拉起,使油料匀速从物料进口进入筒体,油料在螺旋叶的带动下,匀速由下而上螺旋式通过加热的筒体,油料被炒热后,从物料出口流到榨油机料斗中。
为节省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变频电机也可用变通电机替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紧贴在筒体外的电热器将筒体加热,电能转换率较高,且没有环境污染;电热器外用保温层保护,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筒体为立式结构,油料自下而上经过筒体被炒热的同时,完成了提升的功能,使本实用新型兼备了炒籽和提升双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使用与维护方便,炒制油料的效果与现有滚筒电炒锅相当,但较现有滚筒电炒锅节省了50%的人工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螺旋叶片,3、芯轴,4、物料进口,5、电热器,6、保温层, 7、变频电机,8、芯轴轮,9、物料出口,10、流量控制板,11、控制拉手,12、接线柱,13、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炒籽及提升装置,包括筒体1、螺旋叶片2、芯轴3、物料进口4、电热器5、保温层6、变频电机7、芯轴轮8、物料出口9、流量控制板10、控制拉手11、接线柱12、传感器13。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稍有倾斜,筒体1的底端为密闭状,筒体1近底部处设有物料进口4,底端和顶部的中心设置有轴承支撑着芯轴3,顶部与物料进口4相对的一侧设有物料出口9。螺旋叶片2焊接在芯轴3上,螺旋叶片2和芯轴3整体插在筒体1内,芯轴3的底端与筒体1底端的轴承联结,芯轴3的顶端设有芯轴轮8。电热器5固定在筒体1的外侧周边,在电热器5的外侧周边设有保温层6,在保温层6内设有传感器13。电热器5的接线柱12和传感器13从保温层6引出。在物料进口4处设有流量控制板10,流量控制板10上设有控制拉手11。芯轴轮8由固定在筒体1顶部的变频电机7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窗纱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船舶装卸的PLC远程无线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