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438.3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礼杰;邵阳;傅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杭州)变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式 脉冲 mig mag 弧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焊机,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
背景技术
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采用IGBT功率开关器件,通过先进的PWM脉宽调制技术,将50Hz的工频逆变为20KHz的高频,再进行降压整流,输出可供焊接的大功率直流电源。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采用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使用焊丝作为熔化电极。保护气通常是氩气或氦气或它们的混合气,MIG是指惰性气体保护焊,MAG是指在惰性气体中加入少量活性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气等,为活性气体保护焊。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焊接质量好、焊接生产率高,无脱氧去氢反应,其几乎能焊所有的金属材料,主要用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不锈钢及某些合金钢的焊接。目前的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的前面板采用直面板,使用操作不太方便,出线端子采用开放式安装,直接裸露在前面板外,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内部器件布局有待改进,互相干扰比较大,可靠性不够理想,携带和搬动也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前面板设计不太合理,造成操作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其使用操作方便,提高操作舒适性,出线端子隐蔽安装,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同时解决原有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内部器件互相干扰比较大,可靠性不够理想,并且携带和搬动也不太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逆变式脉冲MIG/MAG弧焊机,内部器件布局合理,大大减小互相干扰,提高整机工作可靠性,而且携带和搬动也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及安装于机箱中的控制电路,机箱由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和外罩相连构成,所述的前面板的上部是个斜面,斜面上设有操作面板,前面板的下部为出线端子区,出线端子区上覆盖有和前面板铰接的下盖板。操作面板倾斜设置,更加清晰直观,使用更方便,提高操作舒适性。不工作时,出线端子由下盖板遮盖起来,达到密封效果,提高安全性。工作时,翻开下盖板就能接插出线端子,又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面板的中部设有三列散热百叶窗。后面板安装有风扇、进线端子 、空气开关和保险丝。三列散热百叶窗和风扇位置相对,确保有更大的通风量,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的底板平行的中层板和上层板,上层板位于外罩顶面的下方,中层板位于底板和上层板之间。控制电路中的整流桥、电抗器、谐振电感、大型电阻和主变压器安装在底板上,控制电路中的电容、引弧板及电感安装在中层板上,焊接有控制电路的控制线路板和焊接有驱动电路的驱动线路板安装在上层板上。底板和中层板上集中安装了一些大功率发热器件,安装在后面板上的两个风扇集中对这些器件进行散热。控制线路板和驱动线路板设置在上层板,上层板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底层和中层形成的风道引起的灰尘污染,同时起到屏蔽底层和中层器件对上层电路的电磁干扰,提高整机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罩的顶面上设有两个吊环和两个提手,两个提手分别靠近前面板和后面板,两个吊环分别和两个提手相邻并位于提手的内侧,两个吊环向内倾斜且前后相对设置。双手拎起两个提手就能轻松搬移整个焊机,两个吊环用于将本焊机挂起来使用,或者用钢丝或绳子将两个吊环连接起来,使单手拎起钢丝或绳子就能提起整个焊机,搬移方式多样可选,更便于携带和搬移。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的四个角落处各安装有一个滚轮,四个滚轮的设置位置互相对称。滚轮的设置确保轻轻一推就能推动整个焊机,进一步使焊机的移位非常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面板倾斜设置,更加清晰直观,使用更方便,提高操作舒适性。出线端子由下盖板遮盖起来,达到密封效果,提高安全性。机箱内分三层设置,安装不同性能的元器件,布局合理,使底层和中层形成的风道不会对上层元器件造成灰尘污染,而上层板也能屏蔽底层和中层器件对上层电路的电磁干扰,大大提高整机工作的可靠性,而且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也非常便于携带和搬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外罩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前面板,3.后面板,4.外罩,5.斜面,6.下盖板,7.散热百叶窗,8.中层板,9.上层板,10.吊环,11.提手,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杭州)变频器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杭州)变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通风孔的人机学把手
- 下一篇:PCB板定位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