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差速部件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849.6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杨振宇;农克俭;耿长兴;张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69/06 | 分类号: | A01D6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部件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差速部件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大棚中以黄瓜为例的蔬菜的采摘,本申请人实用新型了智能收获车,该收获车在导轨上移动,通过智能识别技术自行采摘已成熟之黄瓜。其中,该智能收获车需要完成两直线导轨之间的圆弧变轨运动,从而左右驱动轮在变轨过程中具有转速差异。但是,如若采取常见的电子控制转速等方式实现两侧驱动轮的差速驱动,显然太过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差速部件的驱动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差速部件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该驱动轴连接有电机,且该驱动轴的两端均设有驱动轮,该驱动轮和该驱动轴之间设有差速部件,所述驱动轮可旋转的固定于驱动轴上,且该2个驱动轮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驱动销,该差速部件包括固定在该驱动轴端部的驱动板,该驱动板的外端铰连有离合板,且该驱动板和该离合板之间设有扭簧,同时,该驱动板的外端面的一侧设有直角面、另一侧设有半圆面,该离合板上设有平面,且该平面和该直角面、该半圆面均相配,该离合板和该驱动销相配。
所述驱动轮通过轴承固定于该驱动轴上。
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大带轮,该电机上设有小带轮,且该大、小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差速部件的驱动装置所用部件较少,仅需通过驱动板对该离合板的单向拨动,即可实现2个驱动轮之间的差速旋转,较为简单、方便、紧凑。当然,相对于电子控制转速等方式而言,成本极低,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构结构示意图(仅示出一侧差速部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轴、差速部件、驱动轮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驱动轴,11、大带轮;20、电机,21、小带轮;30、差速部件,31、驱动板,311、直角面,312、半圆面,32、离合板,321、平面,33、扭簧;40、驱动轮,41、驱动销;50、轴承;60、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具有差速部件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10,该驱动轴10上设有大带轮11,该大带轮11通过皮带60连接有小带轮21,该小带轮21位于电机20上。即,电机20带动该驱动轴10旋转。该驱动轴10的两端均设有驱动轮40,该驱动轮40和该驱动轴10之间设有差速部件30。进一步讲,该驱动轮40可旋转的固定于驱动轴10上,比如,该驱动轮40和该驱动轴10之间设有轴承50。而且,该2个驱动轮40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驱动销41。该差速部件30包括固定在该驱动轴10端部的驱动板31,该驱动板31的外端铰连有离合板32,且该驱动板31和该离合板32之间设有扭簧33。同时,该驱动板31的外端面的一侧设有直角面311、另一侧设有半圆面312,该离合板32上设有平面321,且该平面321和该直角面311、该半圆面312均相配。所谓直角面311、半圆面312、平面321指的是他们的纵截面的形状分别为:直角、半圆、直线。此处所谓相配,指的是该直角面311和该平面321接触,从而限制该离合板32向直角面311一侧旋转,相反,该半圆面312无法限制该离合板32向该半圆面312的一侧旋转。即,该驱动板31能够单向拨动该离合板32。比如,该离合板32仅能以该驱动板31和该离合板32的铰轴为轴心线进行顺时针旋转而无法逆时针旋转。此时,该离合板32和该驱动销41相配。即,该离合板32的侧面能够和该驱动销41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1)直线轨道运动状态。该驱动轴10旋转后,该驱动板31同步旋转,该驱动板31带动该离合板32以驱动轴10的轴心线为轴心同步旋转,该离合板32通过该驱动销41带动该驱动轮40旋转,从而完成两侧驱动轮40的同步驱动,使智能收获车在直线轨道上行走。(2)圆弧轨道运动状态。当智能收获车进入变轨运动的圆弧轨道时,外侧轨道上的驱动轮40的转速比内侧轨道上的驱动轮40的转速快,当外侧轨道上的驱动轮40比内测轨道上的驱动轮40的转速快两倍以上时,外侧轨道上的驱动轮40上的驱动销41反过来碰撞该离合板32,克服该扭簧33的作用力,使得该离合板32绕该驱动板31和该离合板32的铰轴旋转,该外侧轨道上的驱动轮40的驱动销41越过该驱动板31完成2个驱动轮40的差速运动,实现在圆弧轨道的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机台车同步滚动全接触式柔性头尾密封装置
- 下一篇:带电子表的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