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7166.3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安勇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郑文涛;严晓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调式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
背景技术
为了缓和与衰减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收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机动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机动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普通机动车减震器结构复杂,油腔和气腔相对设置在减震筒内腔内,而且普通可调减震器的调节装置都是设在减震筒的外部,其当机动车在行驶过程受到的冲击和震动减震效果不明显,而且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
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包括内筒,所述内筒中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伸出内筒,内筒外设置有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中活塞的下部设置有调节装置。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铁芯中隔,铁芯中隔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上钢片和下钢片,所述上钢片和下钢片通过设置在铁芯中隔中间的六角螺栓与铁芯中隔固定。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螺栓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调节上钢片和下钢片与铁芯中隔之间空隙大小的垫片。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中隔、上钢片和下钢片的横截面都是圆形的,铁芯中隔的中间设置有正方形孔,正方形孔外侧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别设置有油孔,所述上钢片和下钢片的中间分别设置有与铁芯中隔的正方形孔相配合的正方形孔,所述上钢片的正方形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铁芯中隔的上下方向的油孔对应的油孔,所述下钢片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铁芯中隔的左右方向的油孔对应的油孔。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螺栓的上端横截面是六角形的,中部横截面是正方形的。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套。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上端设置有内筒盖。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下端设置有连通孔。
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有自由活塞,所述外筒的上部设置有气门。
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可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调节装置来调节外筒空腔和内筒空腔的流量大小,来控制减震速度和减震效果,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的上钢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的下钢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内调式减震器的铁芯中隔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活塞;2—活塞杆;3—密封件;4—连接部;5—内筒盖;6—内筒;7—外筒;8—铁芯中隔;9—六角螺栓;10—上钢片;11—下钢片;12—垫片;13—连通孔;14—自由活塞;15—防护套;16—气门;17—安装部;18—油腔;19—油室;20—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安勇,未经王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7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