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音型发电机组的消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2674.2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罗雄彬;冉毅;张瑞春;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1N1/10;F16M1/00;F02B6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71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发电 机组 消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消声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音型发电机组的消声机构。
背景技术
静音型发电机组是相对于开架式发电机组而言的,开架式发动机的机组安装在底盘上,整个机组裸露在外。而静音型在开架式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外壳,除必要的进排气口外,整个机组被密封,使发电机组有隔音和防雨功能。现有的静音型发电机组,由于消声机构布置不合理,降噪和散热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静音型发电机组的消声系统,以进一步提高机组的降噪和散热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音型发电机组的消声机构,包括底座和机箱,关键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气流通道,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轴线上下延伸的第一、第二、第三进气消声筒,其中,第一进气消声筒位于左前角位置处,第二进气消声筒位于中部靠右侧位置处,第三进气消声筒位于右后角位置处;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轴线左右延伸的排气消声筒,所述排气消声筒位于左后角位置处。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进气消声筒和排气消声筒分别由外筒、消声棉、带网孔的内筒构成,所述消声棉装在外筒与内筒之间。优化消声筒的结构,提高单个消声筒的消音效果。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进气消声筒和排气消声筒中内筒的网孔直径为φ3,以进一步提高消声筒的消音效果。
有益效果:采用三个进气消声筒和一个排气消声筒的组合进行消声,并优化各消声筒之间的布置以及单个消声筒的结构。三个进气消声筒的作用:(1)能充分地保证机组进气量和机组热量散发;(2)能消除一部分发电机组噪声的外泄。排气消声筒的作用:(1)能充分地保证机组的排气;(2)当机组排气噪声通过消声筒时能消除部分发动机机组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机箱)。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包括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静音型发电机组的消声机构,由底座5、第一进气消声筒1、第二进气消声筒2、第三进气消声筒3、排气消声筒4和机箱6等组成。
底座5内设置有气流通道5a。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轴线上下延伸的第一、第二、第三进气消声筒1、2、3,其中,第一进气消声筒1位于左前角位置处,第二进气消声筒2位于中部靠右侧位置处,第三进气消声筒3位于右后角位置处;底座5的下方设置有轴线左右延伸的排气消声筒4,排气消声筒4位于左后角位置处。
最好是,第一、第二、第三进气消声筒1、2、3和排气消声筒4分别由外筒、消声棉、带网孔的内筒构成,消声棉装在外筒与内筒之间。优选为,内筒的网孔直径为φ3。气流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2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